微信分享图

话题:画院的改革 北京画院的竞聘上岗制度

    最近几年,“画院”的发展遭到不少人的质疑和批评,其中属已故的老一辈艺术家吴冠中的批评最辛辣,当记者问他:“现在还有哪些国家有像中国美术家协会和画院这样的官方艺术组织?”老人家毫不留情面的回答:“没有。可能全世界就中国有......现在,还有哪个国家政府出钱养画家的?”“美协、作协、音协、文联、画院这些机构都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从国家到省、市、县,这些是一个庞大的机构,每年花掉多少钱,没有统一的数字。现在搞改革开放,应该取消这些机构,或者停止财政拨款,让它民间化,谁都可以办协会。这些机构对美术没有什么作用,它提供不了服务,而是来养一些人的。有的地方甚至变成争官位往上爬、争地位这样的机构了。”

    还记得2012年为纪念广州画院成立30周年,广州画院前院长曾发表“画院是一个专业团队,它的目的就是参加全国美展。”的言论,引来业内人士议论纷纷。诚然,画院作为国家的文化部门艺术机构,承担着为中国在新时期中的建设发展勾画和树立形象,画院的艺术家曾经也创作出不少优秀的艺术作品,如北京画院曾涌现出了于非闇、徐燕荪、吴镜汀、周思聪、赵志田等一批老艺术家。然而,随着当代艺术发展的多元化和观念的现代化,画院的弊端也越来越凸显,比如评选机制不能适应艺术人才的发掘和推动,进了画院的艺术家养尊处优久了,不出好作品。

    当代许多职业艺术家不在国家机构任职,也不以参加“全国美展”作为艺术的标准,而更多的与国际艺术标准接轨,或批评、或调侃、或观念、或技法、或卡通、或科技,在艺术的表现语言上丰富而革新。有人说:“对养老院似的画院,应当放下吊桥,让画家出门鏖战。是骡子是马让他出门溜溜,也免得集体关在笼子里人人说大话。”

    最近有雅昌博友参加了北京画院的竞聘述职演讲。北京画院从2007年开始实行竞聘上岗制度,有记者采访了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王院长表示:在具体的述职过程中,我不要求画家谈参加了多少展览、获得了多少奖项,我看中的是他们对艺术创作的想法。画院画家应该不同于职业画家,他们必须明白画院的功能是什么,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对传统文化的责任是什么,只有思考了这些问题,画家才能明白自己的职责,才能制定出有效的短期和长期规划,而不是成天围绕着展览、笔会以及其他应酬活动转。因为画院最终的目标是要出人才、出经典作品,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画院敢于竞聘改革制度,这7年来画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对此问题您有什么样的评价和看法?

相关阅读:

http://blog.artron.net/space.php?uid=252000&do=blog&id=1084929   2013北京画院蔡玉水述职演讲

http://blog.artron.net/space.php?uid=743748&do=blog&id=1029330   画院改革--应当放虎归山

 

作者:blogedit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