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三象说》第七 ____<绘画理念随笔>
现在许多专家学者,都把绘画分为具象、印象、抽象三大类,简称“三象”。实际上远在五、六十年前,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就说过:“太似为之媚俗,不似为之欺世,艺术贵在似与不似之间。”他的这句话虽然文字不多,但却言简意赅的道出了一个真理——即以与被描绘对象的象与不象,可把绘画分为三类:一是似。二是不似。三是似与不似之间。实际上这三者就是我们常说的写实、写意、抽象三大类。这也与具象、印象、抽象“三象”类同。现在只要是属于空间艺术范畴的绘画概莫能外,都可以在这三者之间找到自已的位置。
巧比善导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特点,今天我们把从艺术的起源到现在一万多年来的艺术发展史喻为一个大的天气过程,我们通过气象卫星,从全局的角度来观察这个天气过程的演变:你看在艺术的源头,一开始就有两个天气过程——一个是具象描绘的天气过程(岩画中史前人类画的野牛、野马、鹿等),另一个是抽象描绘的天气过程(岩画中一些抽象的符号与图案)这些在古岩画中都有翔实的证据……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距今五、六千年仰韶文化时期出现了浪漫与想象描绘的天气过程,如半坡时期的人面与鱼结合的陶画以及河南西水45号墓中主人身旁用贝壳镶的青龙、白虎,其中青龙则是人想象中的产物(现实生活中并没有青龙这种动物)……因此这个时期在气象云图上共有三个天气过程即:具象描绘的天气过程,抽象描绘的天气过程和浪漫与想象描绘的天气过程。
相反在抽象这一天气过程中,则颠覆了前边所有的透视方法,无法之法乃为至法,可以随心所欲的去画。
因此归纳起来讲,艺术的评价标准并不唯一,但它还是有标准的。评价一件艺术品,首先要分清它是属于那个天气过程,它是属于那个菜系,它是属于写实、写意、抽象中的那一类。然后再根据该天气过程,该菜系的画理,根据写实、写意、抽象中的各自的原则,根据“一目了然,百看不厌”的总原则,看这件作品的远看效果是否能吸引人,近看又能经得起推敲,能否让人百看不厌……以此来决定艺术品的优劣。
在近现代,在气象云图上在三大天气过程以外又出现了一个局地天气过程,这个天气过程来势很猛烈,影响很大。这个局地天气过程就是以杜尚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他的小便池“泉”在2004年2月1日在英国艺术展览会上战胜毕加索等人被评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的艺术品。探寻杜尚战胜毕加索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杜尚的作品也适应了人类的喜、怒、哀、乐、惊、恐、悲七种情感中“惊”这种情感。其实“惊”这种情感,主要指的是人类对异常事件的惊奇、惊讶、惊叹……比如:有的人耳朵能冒烟;有的人眼睛能吹灭蜡烛;有的人眼睛能喝水;有的人能把71公分的长剑吞入腹中;有的人能吃泥土;有的人能吃煤块;有的人能吃玻璃、刀片,有人能坚持十多年喝尿(椐说还有保健作用)……大千世界,千奇百怪,这些都是满足人们惊奇、惊讶、惊叹……这种情感的需要。
试想拿来一个小便池,题上个“泉”的名子,就成了二十世纪最具影响的艺术品。人们能不惊奇、惊讶、惊叹吗!还有意大利最具争议的艺术家曼佐尼,1961年制作了每听30克,共90听自已的大便并冠名“艺术家之屎”,他按比黄金还贵的价格出售了这些作品,更让人惊奇、惊讶、惊叹的是还真有人买,目前至少已卖出了四听……
虽然说按市场行为来说,杜尚、曼佐尼都取得了成功,前者被评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的艺术品,后者成功地卖出了自已的“作品”。但是他们这种美术样式,在美术史上如何进行归纳,如何总结出几条经验供后人学习、借鉴!没办法,不好归纳,多么高明的理论家在后现代主义面前也会望而却步,……至于在美术史上如何评价后现代主义,我们还是把这个难题交给“时间”先生去评判,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蔺高管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