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剪纸艺术说明
--------------------------------------------------------------------------------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大约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普遍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 现在已发现的最早剪纸实物是南北朝墓葬中的动物花卉团花,学者们则认为可推溯到汉唐妇女使用金银箔剪成方胜贴在鬓角为饰的风俗,而虽已找到蔡伦以前的东汉纸张实物,严格意义上的剪纸恐不会早于汉朝。早期的剪纸大约跟道家祀神招魂祭灵有关,例如杜甫诗中就有“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明确记载。今日苗族仍有年节剪鬼神之形贴于牛栏或门上的巫术习俗。 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这一习俗在中国境外有时仍可见到。剪纸艺术一般都有象征意义,此外剪纸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 熟练的民间艺人只打腹稿就直接用剪刀把纸剪成图形,专业艺人则有用刻刀在蜡板上制作者,称“刻纸”。经起稿、剪刻、粘贴、揭离、修整而成,可以一次刻透多层纸,而提高产量。 剪纸因材料单薄,多用满幅铺排匀称而物像互相串连的平面构图法,形象多富装饰性,避免大块黑白,用精致花纹点缀装饰主体人物。聪明的艺人在表现“猫捕鼠”时竟创造出“鼠在透明猫腹”的奇特效果,天真烂漫的风格十分耐人寻味。平面重叠铺陈的手法不仅造成浓烈的民族风味,并且扩大了画面的容量、提高了剪纸的表现力。绝大多数剪纸都并不追求严格写实,而是群众心目中的意象的表现,例如陕西剪纸的牛,把牛身上的漩毛做极度夸张而成为牛身上的装饰花纹,既增添了视觉的动感变化,又加强了形式美感。
剪纸的市场经济
--------------------------------------------------------------------------------
剪纸是民间极为盛行的民俗消费品,市场潜力相当大。人们在传统的节日和迎亲嫁娶、寿诞生日的喜庆场合,总要在厅堂、客厅、新房等场所张贴寓意吉祥如意、财源广进的剪纸。近年,一些公司的广告赠品也采用剪纸。新近出现的剪纸挂历、台历也令人耳目一新,现代派人物肖像剪纸,更是大受欢迎。众所周知,2008年奥运会要在北京举行,这是一次展示中华民俗文化的盛会,而剪纸正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代表,将迎来一次大的发展机遇。 剪纸的起源很早,但是由于剪纸长期在农村发展,一直没有形成很大的市场前景,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家对工艺品的保护政策的出台,剪纸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但是具体如何开发剪纸市场,一直是困扰着广大剪纸开发者的难题。
本站综合了许多市场专家及一些剪纸艺术家的意见,向广大剪纸爱好者及开发人员提供以下几条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走出农村,走向城市:
剪纸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工艺品,由于其细致的做工,精美的图片以及广泛的寓意深受人们的喜爱,要意识到剪纸的用途是表达人们对于某种目标,理想的追求,不仅仅是农家过年时贴在窗户上的装饰品,城市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2:开发剪纸新功能:
剪纸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是纸制品,但近年来已经兴起了很多布制剪纸,由于其比纸制剪纸容易保存,深受一些顾客的好评。在今天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功能一直是广大商家吸引顾客的一大法宝,剪纸也不例外。
3:和其他产业市场兼容:
现在是综合性的天下,各行各业都有着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只有行业互补,才能实现共同富裕。近些年来,旅游业日益兴旺,提到旅游,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各个旅游景点的特色艺术品,剪纸作为 一种别致的艺术品,对广大游客的吸引力是可想而知的。将剪纸产业更多地融入到其他产业中去,也是开辟市场的一个途径。
作者:红梅斋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