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宋---耀州窑青釉刻花凤穿花卉纹葵瓣口碗
目测法:这件北宋刻花碗,高3.8厘米,口径15厘米,底径5厘米。敞葵瓣形口,弧腹,圈足,足削修规整,足底露胎,胎呈灰褐色,胎质坚密。
碗内现浮雕式刻花工艺,一周双弦线纹下刻缠枝花叶纹,花叶上均划出脉纹。碗心园周内刻一花盛开,叶子茂围,一只飞凤穿于其中。该碗刀锋犀利、潇洒,深浅有致。花卉繁而不乱,保持整体的和谐统一。独朶花冠丰满,花叶分披流畅,飞凤自由奔放,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
通体施以青釉,釉色青中闪黄。釉层有点厚,有从上向下淌的,所以釉在器件上是上薄下厚,胎和釉的分界处有呈褐黄色的火石红渍迹,人称”姜褐黄”。花纹,凤纹清晰,浓淡相间,纹样微凸,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
比色法: 青釉色色标为C-20, M-40, Y-60, K-10. 青中泛黄,符合宋代耀州窑青釉一种色调。
容重法: 本碗在空气中称得重210克,在水中称重为115克,凭此算出本碗体积为210-115=95立方厘米。则本器容重E=210/95=2.21. 这数字对本碗非白瓷胎耒分析非常好,可证实本碗为宋古瓷无疑。
微观法: 见釉下气泡较密集,中小都有,都较亮。见明显开裂纹,开片线缝隙是一种青白裂线,很自然漂亮,没有胎土成分进入开片线,这是宋代耀州窑独有的特点。
总结: 从四项测定分析,本器比较开门,是一件到代的宋耀州窑古瓷。特别是近足部的釉胎分界处的”姜褐黄”渍迹,是宋代耀州窑青古瓷的一个重要特征,同类窑系的其他青瓷窑场均无此鲜明特征。
作者:多思牛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