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现代人的感受很糙——董菁陆亮访谈

  D:你画的那些风景都很华丽,为什么?
  L:其实还不够华丽,那些画的是月亮特亮的时候在黄山的那种感觉,特别辉煌。我觉得我那画还远远没有传达出来那种感觉。也许我是一个夜晚的画家,迷恋昏暗的光线,因为它不让你一下看清楚,它给你想象的空间,很丰富的那种感受。黑夜,跟那种光线,那些层次,我所有的画都是研究光线的。
  D:你信黑暗的力量吧。
  L:对。
  D:你信黑暗的力量会比光明的力量大?
  L:这是相对的,它没光明怎么体现黑暗呢,所有黑暗的风景都有一些闪着光的东西,有光的因素在,它才能体现那个黑。真黑,不是指颜料,而是那种黑的空间感。我在画那个煤堆后面那个墙的时候,我就追求后头墙的那种空间感,这个都是靠前面的灯光和灯光投射的地面形成的那种空间感。其实我觉得我画里那个空间的成份还是挺多的。现在好多人都在说观念什么,我觉得画里是需要一种信仰。就是你信什么,你要什么,是一种天性的东西,这种东西最后在你画里头会体现。
  D:你信什么?你有宗教信仰么?
  L:我信什么呢?我没什么宗教信仰。我信生命的真实,和他没明说的喻意,光线则为我提供了触及真实的渠道。看伟大的作品的时候,我觉得那个东西真的在,它太神了,特别神,那种使我激动的东西,我就信仰那个东西,那种感染力,我也希望我的作品能够达到那种这种感受力。信仰这东西对我好象是个路程,画画就是我在路上的方式。这可能只是某种坚信的方式。画画对我就像随便找块砖来把它磨成镜子那样,我希望让我的作品有这种态度在里头。有时候你觉得画画有意义吗?我画的这些东西在现实生活中都是没有用的,但是我很认真的去画,这就是我的观念。好多事其实都是特没意义的事,是吧?但是它又是特有意义的,特别特别有意义的一个事!它能覆载人的精神,能够传达一些思想、情感的东西,一些大的东西。现在的画生产得太快了,能卖钱了,大家都批量的生产,同时几张都那么铺开,一年能画好几十张画,这样的画也能卖说明现代人的感受比较粗糙,我想把感受调精确一些。
  D:现代人的感受很糙?
  L:我偏执的认为是这样,至少在视觉上。现代人的敏感可能体现在别的一些方面。符号化或大的氛围效果就足够了。庄子里有一个“坐驰”的概念我看可以用来形容很大一部分人,形体虽然坐着心灵却不能安定,在疾驰。疾驰的心怎能去仔细的体会感受?我觉得宋代的花鸟,代表了极精致高级的感受,很凝炼却又极丰富,但这种观看的心态很难求了,断代了。我想传达一些更具体的感受,就得要花很多时间,要很认真的去做。比如说一些日常的东西,经常看但谁也不注意的这些东西,谁看了也不会产生什么想法的,但你其实就生活在这个环境当中,这些东西背后都有它的意义,我很严肃地把这个东西一本正经给你端上来,以“特有价值”古典技巧把它画得象一堆珍宝。这时候画里那种逼真的质感它会打动你,会引发一些思考,我觉得。
  D:把“废墟”画的很辉煌?
  L:对,我希望把这些没有意思的煤堆、垃圾、破砖画得就像我老婆说的,跟长城似的永恒。煤堆里那种黑的,那种闪闪的感觉就象一堆宝石那样,点点错错的闪烁。
  D:你那个蛤蟆怎么不好了,你又给磨掉重画?
  L:它就没到我要的那个感觉,那种潮糊糊的,长了毛的,有霉点的那种。
  D:因为你用的就是一个玩具,它不是一个真的蛤蟆。
  L:是玩具,对对,传统的民间玩具。我从地下室发现这个东西的时候,就是我们扔在地下室忘了的一个玩具,在地下室给水泡了以后,全长毛了,发霉了,包它的那个布都僵硬了,跟蛤蟆都结合在一起拿都拿不开。而我刚发现它的时候,那种潮糊糊的样子特逼真,特像一个真的,我要把握这种一开始看它的那种感觉。其实人是一下子就能注意到细节的,看东西不是一个大轮廓,我想把这种细节、我的感受挖出来画,最后要达到我当时看到它时那么强烈的效果。我现在要画那蛤蟆还要给它喷水,拿喷水壶喷成湿的我再画,我想把潮的那种感觉,有霉点的感觉表现出来。它不是说光是一个图示,一个蛤蟆,一个小孩哭,这里好象想暗示着什么,我想要那种感觉,要把图示再做回到感觉。所以我一遍一遍地画,我不满意我就开始堆厚,然后我再往里细里做,做油画那种质感,让所有的东西都出来帮我来说那种感受,那种感受不会太明确,是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的,它是一种直觉,体会的东西你要直白的说出来,就使得这东西特薄。我要让我的画能够用视觉,通过视网膜来刺激你,让你也感受到那一点点是这样不是那样的感觉,这种东西我觉得是感受上的精确。
  D:你毕业创作的时候,画了好多寓言,为什么选择这个题材?
  L:怎么说呢,一个是阅读《庄子》时的那种感动。庄子寓言很现代!一切都在现实生活中反复重演。人的存在境遇并没太大改变。所以我把现代的人放在现代的环境里来重构这些寓言。在暗夜赤裸着反思生活,是否我们犯禁了?是否我们遗忘了更重要的?寓言里头有一些点睛的东西使人与物发生关系,有一些象征。比如龟,骷髅马。暗示了对环境的焦虑,还有对往昔文明的缅怀。一个是自己对技术上的绝对的自信,我觉得我这么画可以胜过好多人。然后也是一种压力,因为你必得找到一个使你面貌明确的方法。比较直白的说,就是画这么多年画了,你自己还没有一个很明确的面貌出来,自己也会有迫切的压力,还有各方面的压力,毕业以后做什么啊,所以说毕业比较容易把人逼到一个角上,你必须抱定一个信念,必须做,包括现在画画也是,也有生活的压力。
  D:你的那张《老男孩》,今年保利拍了多少钱?
  L:30吧,后来的名字是《赤脚川民》。
  D:30万?很厉害呀,你毕业没多久拍卖能够涨这么快。
  L:对。目前市场是比较热。有人喜欢和认可我的作品当然是挺高兴的事,能一下子给你一个比较顺利的环境和条件,然后你可以专心画画。对年轻艺术家来说,挺好的事,但是也需要对自己作品的艺术质量有足够的警惕与自律。总有尘埃落定的时候。等整个市场冷下来的时候看你的东西还是好才是真好。
  D:就你接触的这些藏家来说,你觉得他们懂画吗。他是真喜欢呢,还是觉得有升值潜力才会买。
  L:有挺懂的,收藏了好多年,早年从靳先生那时起他们就开始一直在买画,对艺术有着一套自己的见解。也有年轻有成的,靠的更多是直觉与品位。投资上的敏感与自信应该也有。藏家也是各有口味,有的人喜欢我的人物觉得深刻,有思想和现实生活有关系,却又有点荒诞戏剧化。虽然我自己觉得我的人物画有些晦涩还有些苦涩。也有人喜欢我的风景,觉得没有人物的风景画更有张力。
  D:害怕吗,如果越画越差?这种担忧会不会影响你尝试新的画风,改变自己?
  L:什么是好什么是差这很难说,最后还是要服从于自己内心的这种真实。新的改变其实是必须的,我要不改变走下去反而会死,但实际操作上也得兼顾我的观众跟我内心的真实,其实所谓兼顾也一种沟通和交流。你要是做出特别好的东西的话,你的精神会感染别人,通过艺术品来感染别人,来带动人家的那种审美,其实到那个时候你也会获得很大的利,是吧,所谓的世俗的利。
  D:你的利是指的影响别人?
  L:成为大家当然会影响别人,心有点野,得承认自己有这个劲,但能做到什么份还得再看。
  陆亮,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在同学中,陆亮是沉稳好学的好学生,但我老觉得在他性格里有些什么在闪烁着,并不是那么“老实”。05年研究生毕业后,他沉浸在画上的时间更多了,虽然没有和画廊合作,没那么多的宣传,但酒香不怕巷子深,几次拍卖使作品的价格陡然高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陆亮的作品尺寸都很大,使用的还是传统的油画技法,画起来非常不易,而他坚持不懈地工作着,专注于表现的那些瞬间凝固的神秘的力量,那些根植于内心的他称之为精确的感受,那些触动心灵之眼的景致,这些都使我确信:他的确不够“老实”,他的艺术之路一定会更加光彩。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