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老窑瓷 | 吉林博物院藏辽金陶瓷赏粹

2015-05-18 09:13

[摘要]:辽金时期的遗迹、遗物遍及吉林全省。中部平原和西部草原的上百座城址,几乎全部兴建于辽代。城址中出土有大量的铁制农业生产工具、手工业工具、马具和生活用具,表明辽代在西辽河以北广大草原地区已普遍使用铁器,并出现了以铁器耕种的农业。

图1 辽三彩海棠式盘

图2 辽三彩海棠式盘

图3 辽银釉鸡冠壶

吉林地处中国的东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这里的历史文化与中原古代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骨肉联系。

历史上的肃慎、东胡、扶余、沃沮、鲜卑、靺鞨、契丹、女真、蒙古和满洲等许多兄弟民族既接受了中原文化影响,又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

本文集中介绍吉林出土和馆藏的一批辽金陶瓷。

辽金时期的遗迹、遗物遍及吉林全省。中部平原和西部草原的上百座城址,几乎全部兴建于辽代。城址中出土有大量的铁制农业生产工具、手工业工具、马具和生活用具,表明辽代在西辽河以北广大草原地区已普遍使用铁器,并出现了以铁器耕种的农业。城址中出土各式各样的陶瓷器,既有中原传入的,亦有当地烧造的。从出土的辽代陶瓷器看,无论在造型或制作技术上都明显地接受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同时又保持着本民族的特有风貌。如鸡冠壶、鸡腿坛、长颈瓶、凤首瓶等均为辽瓷中的典型器物。此外,还有仿唐三彩工艺传统的三彩釉陶器等,这类三彩器工艺精湛,造型别致,绚丽多彩,艳而不俗。

图4 辽绿釉鸡冠壶

图5 辽白釉瓜棱形提梁壶

图6 辽贴面绞胎瓷香盒

受到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金代遗迹、遗物在吉林省内不断被发现。在怀德、农安、吉林、集安、靖宇等地都有出土。金代的手工业生产在辽代的基础上有很大的进步,制瓷业的发展尤为显著。金代瓷器的发展史以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建国初,太宗完颜晟注重“务本业”“实内地”的政策,大批汉族手工业匠人从中原迁至“金源内地”,为陶瓷生产创造了条件。但这时期的产品多系日用粗瓷,釉色单调,胎质较粗,烧造火候不高,器物多施釉不及底,纹饰除少数白釉黑花瓷器外多为素面,器型有碗、盘、碟、瓶、壶、罐等。后来,原北宋时的一些北方名窑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女真族居住地也开始建窑烧瓷。在吉林省金代遗址、墓葬和窖藏中出土不少精美的定瓷和仿定瓷器,奈曼、农安两处窖藏最为典型,为研究我国陶瓷艺术史特别是北方陶瓷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本文对吉林省博物院具代表性的辽金陶瓷加以介绍。

责任编辑:小萌

来源:中国文物网-收藏-瓷器陶艺 作者:高雪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