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当代玉雕产业的社会营销

2015-05-22 00:00

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当代玉雕正面临困局,而这个问题上一次出现,是在二十年前。幸运的是,二十年前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并随之创造了一个中国玉雕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而如今,不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事实是——这并不是一次常规的市场震荡,而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的行业革命性转变。就如同二十年前我们所经历的那样,靠咬牙挺,恐怕是很难挺过去。

困,则思变。无论是玉雕还是其它传统行业,“互联网+”无疑是这个时代的焦点,虽然很多业界同仁都在积极进行着探索,但取得的经验与成果确是有限的。对于玉雕行业而言“互联网+”究竟意味着什么?开网店、上电商、刷微信是否真能让我们这个传统行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博观认为,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它只是一种营销的手段而非目地,“互联网+”的真正意义,是在强调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与集成。

从博观的发展历史来看,无论是对于“天工奖”、“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的推广,还是对当代玉雕拍卖、玉文化研究的推动,博观一直都以“平台式”的架构,连接优质的行业资源与社会资源,用现在流行语来讲,“我们不生产玉,我们只是行业的搬运工”。但正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我们这个“搬运工”能更高效的来配置“行业资源”与“社会资源”,而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文化营销是社会营销的重要形式。博观作为业界面向社会的推广平台,一直以文化营销的方式,向社会推广优秀的玉雕创作者与作品。

2015年5月11日,博观与民生私人银行共同举办了“玉见非凡——大师级珠宝玉石作品品鉴会”,以博观优势的品牌资源、大师资源、专业知识资源,去配置民生私人银行的高端客户资源,并通过O2O的形式,联动线上推广与线下体验,以非商业性的社会化营销方式,从文化、艺术、收藏的角度在受众人群中推广大师及其作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展览讲座互动环节中,一位嘉宾提出了这样的困惑——“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玉是好东西,它是品格的象征、祥瑞的象征,但我真的很难买一块属于自己的玉,因为不懂,我相信这不仅是我一个人的困惑。我们希望像博观这样的第三方机构,能多举办一些这样的活动,能教我们甄别,替我们甄别,让每个中国人都有一块自己的玉,能传给后人的玉。”


臧玉是文化消费,无论是线上、线下,都需要以文化为基础,让客户获得富有价值的体验感。


玉文化之所以有生命力,是因为玉有它的社会需求与社会功能,但另一方面,较低的社会认知度又影响着玉的商业价值实现。


博观作为一个“平台式”的机构,我们希望以专业、中立、公信的姿态,在优质的行业资源与社会资源之间构建一条价值实现的纽带。

无论是二十年前的市场化时代,还是如今的信息化时代,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只有积极的自我进化、适应时代发展趋势,才能立足于社会。而所谓社会营销,就是在社会与企业之间寻求最大的共赢点,以社会需要的方式来进行商业运作,以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商业效益。对于玉雕行业而言,只有让社会意识到玉的文化价值,便捷的实现玉的文化价值,才能最终形成一个广阔的市场,这才玉文化真正之发扬,也是当下破局之关键


来源:博观资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