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9-21 15:44
作者:潘慧敏
(华夏收藏网 cang.com) 近30年来,海南花梨木经历了从沉寂到辉煌,在业界人士眼中它们靠的不是市场价值的张扬,而是对花梨文化的延伸,对明式家具的创新和发展。其中有历经八年的艰苦努力为海黄特别撰书,也有从摆地摊到痴迷明式家具,更有为之建造艺术家具文化馆,以及依靠网络电商推介海南黄花梨的业界资深人士。
海南黄花梨的价值众说纷纭,有人从经济价值的角度唾弃过分暴涨,也有人真正在这行中一路坦然前行。坚守的业界人看中的不仅仅是海南黄花梨的经济价值,其实他们都有同一情怀,就是继续研究海南黄花梨的文化价值,让大众更为真实地去认识海南黄花梨。究竟海南黄花梨具备哪些文化价值?海南本土的业界人士又是如何发展和延续这条“神化”之路?
海黄明式家具的文化价值
中国在近代有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战乱、贫穷,花梨完全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海南的丛林中寂寞生长无人识。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传统文化的回归。太平盛世,人们开始关注生活,重视生活的品质,花梨的价值也就被重新挖掘,赋予新的意义。
在海南有一批为花梨痴迷的爱好者,其中有一位在发展和研究花梨上默默地工作十多年的人,他就是海南花梨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志扬,土生土长的海南人。早年,张志扬是海南一家装修公司的老总。199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到中南海去做一个装修工程,这看似无关的经历,却让张志扬走上了研究花梨之路。在宫殿里 的很多家具都是海南花梨木做的,它的来历,它的珍贵程度到底怎样?围绕着它到底有怎样的故事,他决心去探寻。就这样,张志扬翻开了海南花梨木的历史,历经 八年的艰苦努力,通过长时间考察、研究、克服了许多人们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撰写完成专著《国宝花黎》,之后又历时三年多时间精心编著《物华天宝》海南花梨木家具图典,尤其为花梨木研究领域增添了海南文化元素,意义非同一般。
张志扬说:“据准确可查的史书记载,海南花梨在唐朝就已作为贡品进入中原皇宫,从明朝初年到清朝嘉庆年500多年的时间,它更是从未间断。尤其到了明朝永乐初年,朝廷迁都大建宫殿,皇族建府,大臣修院,富贾修园,海内外热带地区生产的各种名贵木材纷进京城,走中原,数量之大,品种之多,亘古未有。在众多木材中,海南花梨从天下良材中脱颖而出,成为建筑用材中的神木, 也造就了明清家具的辉煌。
张志扬还谈及为何研究海南黄花梨的初衷,“为什么故宫会有海南黄花梨制作的明式家具?我根据这个表象去寻找根 源,如果我们做研究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我们在故宫的殿堂里找到有海南黄花梨制作的家具,并且是达到家居艺术巅峰的作品,那么这个材料是否来自于海 南?木材的分布情况如何?它的生长环境对它的材质有什么影响?作者著书必须有根有据,而不是想当然。做研究是一种脚踏实地的艰苦工作。如果不到海南,如何 去研究海南黄花梨?倘若我不了解它的分布、生长情况、科属,那么我的著作将是非常空洞,毫无说服力的。找到了海南黄花梨的根,物质的根、材质的根,我们再 去研究其文化的根。”张志扬还为此在海南不辞辛劳、翻山越岭去考证一些大家所质疑的问题。
“在明朝有很多关于从海南把黄花梨进贡到北京 的记载,海南许多《地方志》中就有明确记载,而这样的记载实在是太多,如果对这个不了解的话枉为中国古典家具的研究者。但是,由于受时代的限制、信息的限 制、知识的限制等诸多原因,人们很难区分海南产的花梨还是其他产地产的花梨,因此把清以前制作的花梨家具称为‘黄花梨’家具,把清朝以后生产的花梨家具称 为‘草花梨’家具。而这种区分又没有用文字记录下来,为今天‘乱象’埋下了伏笔。民国以前制作的古典家具中被称为花梨的家具是很多,如今我们做研究的就是 要为了更好地去总结和捉炼出中国古代家具中的精华所在。例如钻石,为何南非出产的被誉为最好的钻石?为何俄罗斯的钻石不如南非?现在我们从事研究就是把优 劣区分开,进行不断地总结和提炼。”张志扬对考证明清时期海南黄花梨的原料进贡问题如是说。
张志扬最后补充谈道,“若说西方的文化是建立在石头的基础上。那么中国文化则是建立在木头的基础上的。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木头。从河姆渡时候就有用榫卯结构搭建的 房子,经过上千年的总结,特别是明朝中期,随着海禁的开放,世界各地大量的木头涌进中国,使中国人有机会完成对世界木材的总结。产自热带雨林的硬木也进入 中国,在传统审美当中,硬木比中国传统的软木(楠木、榉木、榆木、松木)美、重、经久耐用。其中,花梨作为硬木当中的佼佼者,脱颖而出,成就了明式家具的辉煌。”
借力明式家具创海南黄花梨本土品牌
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外各大博物馆就开始以重金收购明清式家具了,其中海南黄花 梨家具是最为名贵的,一直是被当作顶级艺术品来研究对待,海南黄花梨从那时候开始就已经蜚声国际了,国内外的价格也悬殊极大。这几年国内经济发展,中国许 多机构或个人都有意识地去国外收购一些经典的传统家具回流,希望传统的家具艺术能够在国内完整的保留,同时也有厂家开始用海南黄花梨的老料来制作仿古家 具,使中国传统家具文化体系得到完整的展现,现在的事实就是海南黄花梨资源在短期肯定是无法再生了,供求之间的矛盾很大,物以稀为贵使得海黄的价格逐渐攀 升。
从二级市场公布出来的成交价便可体现,甚至近两年在每季大拍中还设置了家具门类的专场,其中就有一部分为明式花梨家具。然而,在人 们对它日益加温的狂热中,海南野生花梨正陷入濒临灭绝的境地。王明珍为行业中最资深的元老之一,由于沉稳的性格,使得他在早年收购的海黄老料形成了一定的 数量,而他也不满足于做一名花梨木商人,已然变身成为玩家、收藏家。再有收到好料他已经舍不得卖了,而是让自家工匠打造明式家具,留着自己收藏。王明珍对 于制作选材都非常严苛,他告诉我们,“制作家具将就颜色搭配。明式家具以简洁为美,没有任何装饰,也不像清式家具有雕花掩盖,如果颜色搭配不好就不美观, 所以很讲究。摆件分类比较多,例如根雕制作一个东西出来比较简单,但是要制作文房用品,对材料的要求会比较严格。如把玩件如果要展现给别人看,那么我们对 把玩件的要求是颜色、纹理、密度都要好,这也是木材本身需要具备的条件。把玩件的工艺和材料与明式家具不同,明式家具首先是搭配好颜色,才考虑款式、工艺 和材料。例如大件的家具颜色已经搭配好了,款式设计好了,工艺做到位了,家具整体就会十分美观。而把玩件只是一件小型摆品,选材不好容易给人一种有瑕疵的 印象。此外,家具中还有隐藏的部分,所以工艺品选材要求会比家具严格。”
近年,他的古典艺术家具文化馆也应运而生,与王明珍的采访在他 近千平米的展厅中完成,而在展厅中我们看到的明式家具陈列犹如博物馆式的陈列,并在每一组家具陈设中还搭配中国古代文人字画。不同款式的家具与字画的搭 配,把明式家具的古朴经典都衬托出各自的风格与韵味。“我通过一楼展厅里的酸枝、大叶檀家具销售赚钱来养二楼展厅中的海南黄花梨明式家具的收藏,这两年全 国大环境都不乐观,不仅仅是我这里。但我认为黄花梨也算是红木行业并且是一个比较稳的行业,几乎是零风险,这是我个人看法,为什么红木从原材料不管是海南 黄花梨还是印度小叶紫檀包括酸枝,也是属于稀缺的资源,制作过程,制作的成本都在节节攀升。我们厂里的木工都是采用纯手工传统的做法,这里就体现了我们这 个制作成本。05年到现在酸枝翻了可能至少有10倍,黄花梨是几十倍,小叶紫檀也翻了很多倍,这些就是资源的稀缺,木料在涨,人工在涨。这两年市场不好, 大家都不好,暂时不管现在也好、以后也好我认为只要保证心态好,生意不好无所谓,手中还有这些珍贵的材料,料好就要能把自己的藏品做好。”王明珍对目前不 予乐观的市场前景淡定地说道。
来源:华夏收藏网-市场行情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