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著名山水画家孔仲起逝世

2015-10-08 00:00

本报杭州10月6日讯 (记者 马悦 通讯员 刘杨) 10月5日,著名山水画家、美术教育家、原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委员、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教研室主任孔仲起教授,因病逝世,享年82岁。 孔仲起幼承家庭熏陶,喜好翰墨丹青,1955年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承潘天寿、陆俨少、顾坤伯,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河山画会会员、浙江省当代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孔仲起作画以大气雄浑见长,尤其在中国画的云水表现领域有开拓性贡献,是浙江山水画坛与山水画教育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孔仲起爱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他都会和夫人钮素芬到江边看大潮。为了能每天观察潮水变化,他甚至把家搬到钱塘江畔,并在画室开了小窗,题曰“钱江一截”,其成名作《浙江潮》就是这么画出来的。 “我们每年都陪父亲看潮。他最后一次去江边看潮,是在去年中秋前后。”孔仲起女儿孔贻奋在电话里告诉本报记者。今年9月10日,孔仲起因病住院,即使病重,老人仍念念不忘钱江潮。“最后病很严重的时候,哪怕做梦,手也在画画,无意识地在挥笔。”孔贻奋带着哭腔说,“5日上午,我们载着父亲遗体,在钱塘江边转了一圈,他很多学生也都开车跟在后面。我们就是想让他最后再看一眼钱塘江。” 毕生创作,孔仲起留下了大量画作。孔贻奋说,“父亲所有出过画册、办过展览的作品,我们都完整保留了下来。”在孔仲起辞世后,家人与孔老学生、著名画家张捷和陈向迅商量过这些画作的安排,“在父亲诞辰90周年、100周年时,我们还会拿出来展览,把他的艺术思想继续传承下去。”
孔仲起是孔子第七十三代世孙。“父亲虽然为人随意,但创作时却非常严谨,容不得有败笔,哪怕一点点不满意,都要反复修改。”孔贻奋回忆说,父亲严谨治学的精神,深深影响了家人。 “每读孔仲起的山水画,总感到有一种特殊的亲和力。”中国美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曹意强回忆说。孔仲起深厚的传统功底,由新近的历史和当代生活的深刻体验铸造而成的意境,把观者很自然地带进了他的艺术世界,“概括地说,孔仲起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山水写生’的问题。具体地说,他的写生法发明了新的云水表现范式,为中国山水画提供了新的形式语言。” 10月9日上午10时,孔仲起追悼会将在杭州市殡仪馆举行。

来源:东方书画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