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观察】五年定调子:“青年艺术100”的下一个“野心”......

2015-10-08 08:22

  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320位青年艺术家的1500件艺术品整装亮相,涵盖了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影像、装置、互动艺术等各个艺术门类。当日超过两万人涌入展厅,展览现场人头攒动,览遍青年艺术生态。

  农展馆的这个展厅可是每年“艺术北京”和保利拍卖春秋拍的常驻地,“青年艺术100”的五周年庆俨然已经是一个博览会的节奏了,我们不禁要问,今年已经搞这么大了,青年艺术100的下一个“野心”还能是什么?

  作为评委之一,吴洪亮亲历了青年艺术100发展壮大的过程。“应该说青年艺术项目现在非常多,青年100这样一个规模的活动应该说在国内我还没有看到比它更大的,但是青年项目如何使自己的特色更明确,如何去使自己的项目更有凝聚力?我相信一个是组织者的眼光,一个是它寻找艺术家的途径,再有就是评判的方式,还有搭建的平台的宽度以及深度,所以青年100我相信五年已经有一个台阶了,后面可能有更高的台阶等待他们。”吴洪亮说到。

  本届“青年艺术100”用了4个单元的13个板块来撑起农展馆的场子,涉及18个国家和地区的320位青年艺术家,这是创立之初怎么也想不到的场面。在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青年艺术100”的执行总监彭玮曾提到:“那个时候恰逢经济危机,整个画廊业很凋敝,年轻艺术家更惨,本来就没有机会来展现自己,这样更没有机会了。我们就想自己做一个平台,帮助年轻艺术家,让大家发现他们,我们之前做文献的时候就做过一个研究。艺术家最关键的年份是在毕业后的3-5年之内这是他最困难、最迷茫的时候,他在这3-5年之内没有转型、没有放弃,没有做别的事,他肯定可以坚持下来。”

  在创立之初,“青年艺术100”至少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理念,最初的形态就是由一个100人的大型群展,每个人三件作品。通过展览呈现,开创了全国巡展的模式倒也算不上什么创新。而第二年、第三年显然不能重复做同一件事情,“青年艺术100”把扩张地图放大到港澳台,然后是日韩,比如做了‘韩日当代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后来在全球范围内又嫁接了几个成熟的青年艺术平台,比如2013年开始就和意大利‘拉古纳’的奖项合作‘影像艺术推荐展’。几年下来,“青年艺术100”的“征服”路线明了而大胆。

  “青年艺术100”的下一步重点自然是“走出去”。“让更多的青年艺术家能够被外界所知道,让更多的人能够正确地了解当代青年艺术家的状态,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明年的规模和体量上现在我们也不好说,但是我们尽量地是能够让这个项目更加的丰富和多元,做出更多的细节。”彭玮说到。

  作为“文化部文化产业重点推荐项目”、“北京市文化局重点推荐市民的文化项目”、“京津冀一体化文化产业重点推荐项目”,青年艺术100已经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与南京十竹斋合作创办国内第一个“青年艺术双年展”项目——“南京国际青年艺术双年展”,通过引进国际资源,打造一个反映全球青年艺术创作面貌的学术交流平台。

张湘溪 《天井》

  听上去是不是有点意思?“青年艺术100”可以是博览会,也可以是双年展,反正只要是推广青年艺术家的。不拘形式,是“青年艺术100”能想到的让一个项目更加丰富和多元的方式。

  这几年“青年艺术100”已经在26个海内外城市举办展览活动,文化“走出去”的效应逐步显现。“青年艺术100”在未来将“走出去”的步伐会迈得更快。据悉,在2016年度青年艺术100全球巡展计划中,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和香港地区将成为重点。此外,青年艺术100已经和德国“New Talent”正式合作,将在2016年参与这个欧洲地区规模最大的当代青年艺术双年展,并正式开始“走出去”实现青年艺术家的国际招募计划。

  此外,还有几个细节也值得关注。“青年艺术100”对艺术金融和艺术商业的触角也在延伸。针对这些全新的领域,“青年艺术100”和倍思传媒、艺术介入紧密合作,力图在艺术与金融的合作、艺术和商业的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发展,通过艺术和金融的结合充实发展的内在动力。

肖喆洛 《缺席的丰碑》、《既陌生又亲切的某处——三元桥》

  而为了推动青年艺术创作水平和学术研究,“青年艺术100”还和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CCAD合作建立“青年艺术文献”出版项目,由青年艺术100提供优秀的青年艺术家作为个案,由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组织团队展开个案研究,并最终通过文献正式出版。2014年度的名单里有徐华翎、孙浩、李锐、李威、赵一浅、史国威等组成的“年度青年艺术档案”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2015年度“青年艺术档案”也将会于近期正式筹备推出。此外,针对近年来当代青年水墨的发展变化,青年艺术100和中策文化合作策划了“中国当代青年水墨年鉴”,《2015年度中国当代青年水墨年鉴》已由人民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2016年度水墨年鉴项目也已启动。

  “青年艺术100”的评委吴洪亮说五年是成风格定调子的一个小阶段,从评审开始,他还和徐累、向京几位同仁开玩笑说,担心“青年艺术100”会不会变成一个实验艺术展,让很多的观众甚至是藏家来看了看不懂,但很快他了解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我觉得他们还是坚守到了一个学术的要求,同时让我们看到这个展览的完整性和整齐性,还是给我一个很大的震撼,因为我们当时只是去选人,选一部分作品,后来他们跟艺术家磨合把新的作品拿来。我觉得哪怕这一年有一些我熟悉的艺术家作品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我想这个是‘青年艺术100’最大的特色。它的每一年的纪实性,新的东西、新的人、新的面貌、新的可能性留给中国的艺术生态,我相信‘青年艺术100’一定会进入一个艺术史学关照的这样一个点。”吴洪亮说到。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张桂森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 bjdxs

      可还有信心
      01年前 0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