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巧手麦秆作画闯出艺术人生

2015-10-08 15:37

刘春安沉醉在麦秆画的世界中

原本不登大雅之堂的麦秆、茶末,经他的双手跃然入画,成为一幅幅高雅的艺术品。安溪蓬莱镇美滨村的刘春安用麦秆作画,闯出了自己的艺术人生。

今年51岁的刘春安出生于美滨村一户普通农家。推开他的创作室“草根轩”,挂在墙上的夏荷蜻蜓、寿星仙鹤、淘气小猫、窈窕惠安女等麦秆画形象跃入眼帘, 屋子虽简陋,却处处透露着艺术气息。记者采访时,他正着手制作麦秆画《蓬莱仙景清水岩》。一枝枝朴实的麦秆,或剪,或贴,或烫,或熨,或烙,被组成巧夺天 工的精美画面。画中成片的树林是用茶末做成的,茶末变废为宝,茶乡元素融于画中。

刘春安笑着说,他自幼喜欢画画,上小学时,常常写完作 业就将本子翻过来画画。由于有较好的美术基础,长大后,他从事石雕、影雕工作。在各个城市工作期间,他到处求师学艺,几十年下来,先后学习了国画、烙画、 剪纸等多种技艺,常常能够就地取材,用香蕉皮、树皮、木屑、茶末作画。就这样,他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追求着心中的艺术梦想。

接触麦秆画,则因一次偶然。前些年,他的女儿从南非回 来,带回一幅麦秆画,当时他就着迷了。麦秆也能作画?如果麦秆上可以烙画,加上麦草本身的光泽度,那岂不是太好了!这一试,他便沉迷其中,几乎把所有的闲 余时间都用于麦秆画的研究与创作。“单单这一幅作品,我研究了两个月。”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见到展架上的一幅《春艳图》,只见一双孔雀立于峭岩之上, 牡丹、玉兰交相争艳。孔雀的每根羽毛都是一根一根粘贴上去的,颜色全部为烫色,深浅渐变,色泽均匀,纹理清晰,惟妙惟肖。

“麦草作画最 大的优势是保留自然的光泽度。”他介绍,他的麦秆画创作吸收融合了烙画、剪纸、版画等艺术手法,制作工艺更为复杂,要经过选、煮、漂、染、刮、拼、烫、 切、贴等近20道工序,充分利用麦秆自然光泽和细腻纹理的独特效果,并与表现物体的机理巧妙结合,展现独特的艺术神韵。他说,茶艺、茶礼、茶俗、茶乡山 水,都是他创作的好题材。他期待不久的将来能办个人麦秆画展,通过自己的麦秆画进一步丰富安溪茶文化传播的艺术形式。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