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夜潮秋月相思 海宁桐乡两地钱君匋书画印精品展

2015-10-10 10:05

■本报首席记者 蔡树农

“旧月来还见”、“清罄隔潮闻”的秋分节气刚过一天,9月24日上午,“西山雅集·夜潮秋月相思——海宁桐乡两地钱君匋书画印精品展”在浙江海宁“钱君匋艺术研究馆”撩开面纱。钱君匋长子钱大绪、弟子代表陈辉、傅其伦、吴晓峰以及上海、杭州、嘉兴地区的书画篆刻界人士逾百人前往观赏。

展览由诗人出身的“钱君匋艺术研究馆”馆长莫永强策划,前一晚用餐期间,先到的部分嘉宾有人问“夜潮秋月相思”既然是钱君匋生前刻过的一方印的内容,“万马奔腾海宁潮”即将“潮闻天下”的8月中旬,为什么不能把它放在晚上进行?这个名称的雅集,放在白天,似乎文不对题,实在辜负了“夜潮秋月相思”的美妙意境,葬在西山上的钱君匋若是有知,一定会抱怨今人的不懂情调。在各种形式的展览多如牛毛的当下,如何把展览办出特点、办出味道、办出唯一性可是要好好动动脑筋的,文艺性的展览尤其应该有文艺范儿。否则,沦为套路的为办展而办展的展览往往提不起人们的胃口,甚至会得“恐展”病。

西泠印社的前辈篆刻家中,曾任副社长的钱君匋绝对是一位故事饱满、才情奇肆的超级大腕。一般诗书画印齐全的艺术家已经风光无限了,钱君匋竟然诗书画印外还兼涉音乐、装帧、出版、散文、收藏、鉴赏等领域,并且或多或少都有不同凡响的创获,他的年龄段,没有一个西泠印社中人可以和他比肩,今后的西泠印社社史上,大概也断难出现第二个钱君匋。我有时觉得很奇怪,清代的赵之谦篆刻界评价非常之高,与赵之谦篆刻多元开拓何其相似的钱君匋篆刻却没有得到高度重视肯定,仅刻巨印,作长跋,制组印的钱氏三绝,即奠定了钱君匋中国印史上毫不动摇的位置。对他众多传世的朱迹篆刻全息观照梳理,看到他几乎用尽了甲骨、镜铭、简帛、金文、碑版、摩崖、泉币、瓦当、封泥、砖甓等等所有中国文字书法体式的印化实践,最了不起的,只要他肯钻研探索,一试一个准,总是能调和新旧、阴阳、工放,如同有诗人评价钱君匋的早期诗歌一样:不要用我们现在的标准、口味苛刻钱君匋,他的新诗骨子里一直充溢着鲜活的气息,相对老派的句式不妨碍精神深处的高华舞蹈。

钱君匋的篆刻,我更愿意形容他是科学家的高科技产品,一字一划、一刀一式均充分借鉴了当时最新的书法文字资料。在整个钱君匋的篆刻辞典里,不存在保守两个字,“舍身外,守身内”,在保持篆刻基因不变、外形不变的前提下,钱君匋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篆刻革命的无穷挑战,食古能化、用今不浮。即使是多数篆刻家放弃的边款世界,钱君匋同样倾诉热情,罕有其匹地展示了他通才一面的卓越才华,真、草、隶、篆,单刀、双刀,阴刻、阳刻,多字、少字,一面、五面,钱君匋驾轻就熟,让人百看不厌地完成了边款世界的时装走秀般的万种风情演义。西泠印社的风云人物榜上,到老不衰,仍能刻出高质量篆刻的,钱君匋又是其中一个。生前捐赠收藏书画篆刻作品、自家书画篆刻作品至多,政府在一个地区两个城市分别建立艺术馆的,钱君匋也还是传奇的第一人。钱君匋篆刻作品有音乐性不奇怪,但明显带有浓烈音乐色彩、旋律的篆刻,钱君匋照样是第一个“大提琴手”。步其后尘,中国美院祝遂之的大篆篆刻作品充满音乐性,而据称,他是钱君匋早年在上海的学生,懂音乐,会拉小提琴。

“故里海宁,观潮甲天下,在乡之曰,每于春江秋汛之期登镇海塔俯瞰钱塘江潮,惊涛万状,尤于秋月之夜,银光之际,东望潮来……移时但见惊涛高水面数丈,声如千军冲杀,万马奔跃,怒卷长塘,排山倒海而西,咆哮搏突,喧阗动地,至是恶浪滔天,大江几溢,汹涌澎湃,直指杭州,诚壮观也。今久客都中,每当月夕,不无夜潮秋月相思。一九五四年十二月,钱君匋并记。”兹录钱君匋“夜潮秋月相思”印边款,如此文采、如此乡情的钱君匋,我们能不“夜潮秋月相思”乎?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