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刘筱静谈写生的重要性

  96年我考入中央美院山水画室,第一次接触到写生,到现在不觉十几个年头了,后来毕业后差不多每年都要出去几趟,南南北北去了不少地方,写生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08年我出版了自己第一本写生画册,择选了历年还算满意的作品,第一次这样完整的汇总自己的写生,从早期写实的描摹到如今主观性语言的探索,我的感触良多。

都江堰速写之一

  写生山水对于创作是否有其绝对意义一直是个争论的话题,虽然大多数院校都遵循了所谓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的教学,每年都会安排一定数量的外出写生课,但是还是有很多画家对此有疑义,很多人觉得写生并不能完美的应用于创作,而且古代经典作品似乎更多是一种语言符号的组合,和现实世界真实的物象差别很大,我以前写过一篇关于写生的文章说过这个现象。其实从古书记载来看,古人是有山水写生的,而且是现场写生,之所以会有异议是因为我们不能够完全理解和体察古人观察自然的方式,而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导致了这种审美隔膜。现有的这种写生教学基本是沿袭李可染先生的艺术实践,他在五十年代走遍全国,通过山水写生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京郊八大处速写

  很多画家都把注意力放到李可染先生写生语言的写实因素上,认为体现了时代精神,这是很大的误区,他在写生作品中体现的“写实”,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真实,他的观察方式与古人一脉相承,只是表达方式发生了改变。我在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中详细的论述了我对于他写生的理解,并配备了大量的实景图片参照作品来说明我的看法,有兴趣的话你可以看看。

皖南唐模古村速写

  现在的写生画展越办越多是好事,说明更多的画家开始主动意识到写生的重要。

  我觉得更进一步深入研究古人,研究古人的宇宙自然观会帮助我们打开思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师造化的重要性已不用说,关键是我们如何“中得心源”,我觉得这里面可以探究的角度很多,有待于去实践验证。就我个人来说,现在做的工作就是希望通过写生把客观的自然世界转化为视觉语言“心象”,慢慢找到自己个性的绘画表现,虽然现在还不能很好的协调二者关系,偶尔也是很困惑,但我坚定这会找到一条新路。

京郊六渡山区速写

  关于山水写生,长久以来一直有个问题挥之不去,那就是对于古人写生的困惑,之所以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是因为时至今日,有关写生是否对于创作有其不可凌越的绝对指导意义颇多争议,以及由此衍生出不同的写生与创作理念,这些无不和此问题的不甚明了有关。虽然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李可染先生通过写生之路探索山水画的新发展,成功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后,写生山水作为学习山水画的一种训练方式已经成为各大专业美术院校所遵循的教学模式,但这仍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

山西顺龙门寺速写

  我的浅见,提倡写生也好,追求形式语言也罢,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能极端化,无非是倾向不同。一味的写生去感知自然,而不注重对于视觉审美及形式语言的研究和探索,还是没有动人的艺术感染力;同样,仅仅迷恋形式美的构成,不通过在自然中写生补充、丰富内容、创造新的风格语言,最终也会使其创造力缺失。

  写生稿作品雅赏:

河北兴隆六道河速写一

苏州园林写生之四

京郊川底下速写二

黄山市公园速写

作者:刘筱静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