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浙话探索“送儿童剧进校园”商演新模式

2015-11-03 17:39

讯 最近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显得特别忙碌——自从10月16日结束了新创话剧《凤凰》的排练和首演任务之后,浙话的演职员们又兵分数路踏上新的演出征途。特别是儿童剧演出小队,其中《安全第一课》剧组送戏进了杭州校园,《阿拉丁和神灯》《琪琪的红舞鞋》剧组则送戏进上海各小学、中学校园。尽管只是在操场上演出,但是有趣的剧情和生动的表演还是受到了学校师生的欢迎。“本来上海巡演,我想签个四五十场就够了,没想到上海的学校一口气要求我们去演130场。”总经理王文龙自豪地表示。

口味向来很“叼”的上海观众,为什么会选择浙产的儿童剧?“其实很多年以前,浙话的儿童剧就相当受欢迎,在上海那可是‘免检产品’。”说起浙话的儿童剧,王文龙心里是有底气的。在过去的20多年里,浙话旗下的浙江儿艺先后排演了20多出优秀儿童剧和课本剧,从科幻儿童剧《宇宙蛋》到木偶剧《老猪和小猪》,再到音乐童话剧《白雪公主》,形成了丰富多彩、可持续上演的剧目库。这些年,浙话也一直保持着送戏进校园的传统。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演职员们还是踩着三轮车运输道具送进校园,而如今,浙话又探索出“送儿童剧进校园”商演新模式。

“别的儿童剧剧组可能对演出条件要求比较高,要进专业舞台和剧场,但其实学校演出条件有限,大多数都是直接把演出放在操场上的。”浙话艺术剧院经理周阿勇表示,可是跟组织学校包场进剧场看演出相比,学校更青睐于剧组送戏进校园,这样不仅更安全方便,而且不会影响正常上课。于是,浙话就在送戏进校园上下了一番功夫——比如简化道具,布景因无吊杆而变成了简单的喷绘,由此着重演员的表演,并且增设了新的可以挑选的剧目。除人偶剧《老猪和小猪》外,又增加了儿童剧《故事书的故事》《安全第一课》《阿拉丁和神灯》《琪琪的红舞鞋》等,这些都是在省里和全国获奖的儿童剧作品。

“现在我们的儿童剧剧组基本上可以做到一天三场演出,演完一个学校就马上拆台赶往另外一个学校。”周阿勇透露,很多时候,演员就是在剧组的面包车里化妆休息,非常辛苦。“现在全国的演出邀约很多,最大的问题就是档期排得太满,我们整个团几乎每次都要分成三个演出队伍奔赴各地。”周阿勇透露,除了上海的演出之外,从11月1日一直到8日,浙话的话剧和儿童剧作品还要在宁波巡演一周。而12月,浙话一年一度的新春话剧节也将如约在湖墅南路的浙话艺术剧院与观众见面。

来源:凤凰网艺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