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11-06 15:15
吴冠中先生之于中国当代画坛的贡献,可谓是革命性的。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他便完全放弃了“用艺术震撼社会”的初衷,从描绘现实人物转而彻底投向与政治更容易“绝缘”的风景画题材,到60年代在油画民族化的强烈诉求之下,于对景写生的画作中追求“美”之形式和油画作品的东方诗意化,再到70年代开始从具象风景中抽离出半抽象的趣味,直至80、90年代在“风筝不断线”、“笔墨等于零”等艺术理念的主导下逐渐形成极具代表性的艺术样式,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不断实现并深化油画的水墨基因注入与东方水墨的西方造型观念融入,从而建构出崭新的审美品格和审美趣味。
此次,吴冠中作品整齐亮相保利秋拍。其中,六十年代西藏题材代表作品《大昭寺》(1961)、早期写生精品《海边风景》(1962)、七十年代大尺幅风景《紫竹院的早春》(1973)、首现拍场的罕见精品《龙须岛春暖》(1976),以及晚期油画作品《北海》(1994)、水墨作品《群虎图》(1990)、《玉龙山》(1990),和多幅水彩及素描写生作品,完整体现吴冠中先生“通古今之变,成中西之美”的独特艺术创作历程。
吴冠中 紫竹院早春
布面油画 1973年
签名:荼 73
60×81cm
估价:20,000,000 - 30,000,000
展览
2012年 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
全国农业展览馆/ 北京
2012年 艺术北京
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
出版
《吴冠中画集》 P108
四川美术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1990年版
《吴冠中作品集-东巡西找新航道》P33
株式会社艺术新闻社 1992年版
《吴冠中自选画集》
香港东方出版社、香港建筑与城市出版公司联合出版 1992年版
《震古烁今——长流画廊二十五周年特展》P204 长流艺闻杂志社
1998年版
《名家画北京吴冠中》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生命中的风景 — 吴冠中艺术专集》P80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3年版
《吴冠中全集Ⅱ》P202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7年版
创作于1973年初春的油画作品《紫竹院早春》是吴冠中先生七十年代创作的探索之作。在这一时期,吴先生的具象风景大多出自居住于什刹海周边的日常景观,白皮松、故宫、景山公园、紫竹院公园等,无一不成为吴冠中此时绘画中反复出现的视觉母题。构图不拘一格,正如画家手持相机随心一拍的随意感和自然性,同时也因此延展出画中景物几乎要迸发而出的画面张力。前景中几株干枯的树干“摆出奇怪嶙峋的姿态”,在先生笔下,富有沧桑之感却又不失筋骨之力。枝头上则挂满刚刚萌发的绿叶,娇嫩欲滴,似有无限生机。左下角的溪流如“小荷才露尖尖角”一般,为画面增添了水的“灵动”。远处土丘上散落的松树秀拔健硕、擢擢玉立。爬山的人群经彩色的点状笔势勾勒而出,仿若人们嬉笑游玩的欢乐之声能够从画中荡漾而出。
来源:99艺术网拍卖新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