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东野圭吾新书讲述“废柴男”过往

2015-11-06 16:01

1446086627112657

《我的晃荡的青春》

东野圭吾新书讲述“废柴男”的过往——

近日,日本著名推理作家东野圭吾的自传体随笔集《我的晃荡的青春》中文版正式发布。东野圭吾可谓日本推理小说“天王”, 1985年以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得奖作《放学后》出道。1999年凭借《秘密》获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2006年《嫌疑人X的献身》获134届直木奖,是日本推理小说史上罕见的“三冠王”,其作品在中国广受欢迎。《我的晃荡的青春》首次披露了这位高深莫测的“大神”那段以差等生、考试作弊、不务正业、高考落榜、复读等为关键词的青春。

曾经没日没夜打麻将 高考毫不意外地落榜

  在《我的晃荡的青春》一书里,一改往日冷峻的推理天王形象,东野圭吾用轻松的口吻描述自己成长中的种种经历,“废柴男”的形象让人大跌眼镜:小学时,痛恨读书,从未完整读完一本书;初中时,进了远近闻名的坏学校,没日没夜地打麻将,唯一的愿望是能四肢健全地毕业;高中时,痴迷李小龙,去游戏厅玩游戏,篡改月票时间,甚至曾因偷窥女生更衣被抓,最大的理想是能考上录取线最低的大学;高考落榜;复读,依然没心没肺。终于考上大学,依旧不务正业,专业课考试作弊,实验课得不出数据,为了恋爱参加各种联谊;毕业后被一家公司录取被人认为纯属运气……

  种种细节,描写青春时期的小坏,读来让人忍俊不禁。比如,看女生更衣室,一开始是卸一个螺丝看,最后是贴一个海报,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孔,“两个瘦长的男生,像壁虎一样张开手那样看”;再比如,好学生和坏学生在一起打麻将,没钱就互相交换披头士的唱片,甚至为打麻将放什么背景音乐而打架。

  从欢快风趣的叙述中能看出,东野圭吾有颗强大的内心,不管周围的环境如何,他总是能很快找到乐趣。诚如他所言,“我把青少年时期所有的快乐的部分写成了《我的晃荡的青春》”。

  “大神”作品质量不稳 因为他“胸无大志”?

  这样不断地写以及在不同的领域不断地尝试探索,东野圭吾的作品质量其实并不稳定。好的时候让人惊为天人,不好的时候也让人瞠目结舌。因为好的作品让人期望值太高,于是,不太好的作品就让人格外失望。著名评论家史航就这样描述他的阅读经验:“我一开始遇到东野圭吾最重要的作品是《嫌疑人X的献身》。之后我遇到他很多好的和不好的作品,他写东西天上一脚、地上一脚,人家说他的创作有学习期、巅峰期,前些年开始进‘呵呵期’,当然,也有《解忧杂货店》这样好的东西。”不过,同为“码字人”的他也很理解:东野圭吾写的时好时不好就对了,让我觉得跟他相处更自在、更轻松一点。如果他每一部都惊为天人,我脖子总是这么仰着,就落枕了。

  而这一切,其实都可以从《我的晃荡的青春》里得到解释。一个在自由自在环境中成长的“胸无大志”的男孩,他所要的,既有证明其天赋的成功,也有不时偷懒的滑头,有时候,还悄悄使一下坏。

  挥不去青春烙印 《放学后》崭露头角

  初中时期热爱的滑雪、剑道、田径,大学时期热爱的射箭等运动及其独特的经历也成为东野圭吾推理小说里的一大特色,这使得早期东野圭吾的作品大多以清新流畅的校园推理为主。1985年,东野圭吾以《放学后》获得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后,决心成为一位“靠写作吃饭”的职业作家,辞去了在大阪的稳定工作来到东京。一切从头开始,而且没有退路。在那之后的几年里,他不停地写写写,在那时的他看来,只要能够持续出书,就算作品乏人问津,至少还有些版税收入可以生活,而且,至少就不会被出版界忘记。

  出道作《放学后》带给文坛“青春校园推理能手”的印象过为深刻,东野圭吾本人虽然一直想剥下这样的标签,过程却并不太顺利。他还不断地在悬疑、科幻等领域探索,结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不被评论家所青睐,因为,他不像“本格推理派”,也不像“社会推理派”。

(来源:广州日报)

来源:凤凰网艺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