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从意象到意域——程毅、杨光伟双个展•重庆、成都两地展

2015-11-10 10:37

海报

无相之似相010815 150×100cm 2015年

无相之似相020815 150x100cm 2015年

无相之似相030815 150×100cm 2015年

无相之似相160715 90×60cm 2015年

无相之似相180715 90×60cm 2015

无相之似相250715 90×60cm 2015年

  展览时间:

  2015-11-14~2015-11-20

  开幕时间:

  2015-11-14 19:30

  展览城市:

  重庆/ 重庆

  展览地址:

  重庆当代美术馆 / 了了•艺术传播机构一号馆

  策 展 人:

  廖上飞

  参展人员:

  程毅、杨光伟

  展览介绍:

在人们热议传统的时候谈论传统难免被人指摘为“凑热闹”。但严肃思考传统问题的艺术家与投机分子有本质的不同。今天我们的艺术家面对的传统不止中国传统,还包括其它国家或地域的传统,今天的艺术家面对的不光有古代传统,还有现当代艺术的传统。当然,无论是继承、学习,还是批判、改造,都是个人选择的事情。关于传统的各种论调中,没有比“回归传统”的论调更不着调的了。程毅和杨光伟的艺术实践及作品根植于不同的传统之上。换句话说,他们各自有各自的传统。但有一点是一致的,他们与传统的关系绝非表面的。

程毅的艺术实践及作品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思考,我称他的艺术实践为“形而上运作”。他近十年自觉地从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心理学及东方神秘主义中汲取营养,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创作面貌。在我看来,他的作品的面貌不光在中国具有独特性,放在国际当代艺术中也具有独特性。他创造的超现实的线的世界在我看来是一个全新的意域世界,这个新意域世界一方面是现实(人生、生活、社会、时代等)的返照,一方面也是对现实的超脱。杨光伟的艺术实践及作品虽然与传统密切关联,但并非中国传统绘画的简单注解。他的画风是中西融合的画风。在我看来,他的一系列作品是艺术家试图沟通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产物。不管“石头”、“山水”还是现在的“佛像”,其对于杨光伟而言都不只是“符号”,较之于当下大为流行的所谓“溪山清远式”的用公共的艺术语言方式照抄、复制传统中国绘画的图像垃圾,杨光伟的作品具有别样的宏阔广博的气象。

我更看重程毅和杨光伟对媒介的持续试验和对艺术语言的持续探索。我一直在强调,艺术家首先面对的是语言问题,而非观念问题。出色的艺术家皆有充分的语言自觉。与其说艺术家在用媒介或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观念(思想),还不如说语言就是观念,语言之外无观念,观念并不外在于语言。

来源:雅昌艺术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