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无忧境——诗意美学特展将在过云楼书院开幕

2015-11-10 11:20

  展览名称:无忧境——诗意美学特展

  艺术顾问:王延鹏

  学术主持:赵盼超

  策 展 人:李云峰、王雅迪

  出 品 人:丁三丰

  参展人员:刘伟、王璐、王偲、李云峰、渠燕红、袁峰

  展览时间:2015年11月11日——2015年11月17日

  开幕时间:2015年11月15日 15:00

  展览地点:过云楼书院(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百花深处胡同16号)

  主办机构:中国美协民族美术艺委会、《中国民族美术》编辑部、过云楼(北京)艺术中心

  承办单位:北京过云楼书院

  协办单位:知行合美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智周雅道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文/赵盼超 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民族美术》学术部主任

  人生有“七情”,“忧”者占其一,佛家有“七苦”,件件让人“忧”。人之所以为人,自然是有情。若要“无忧”,就要忘情,何其难也!好在人在诸多失意中学会了宽慰,就有了酒、有了歌、有了诗、有了画。美酒佳酿、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让人生变得豁达,让人忘掉了暂时的失意和忧苦。这也许就是艺术对于人生的必然吧。现在人们过于迷恋科技,却忘记了“初心”。殊不知科技越发展,物质越丰富,人心越迷茫,精神越困惑。这些科学技术无法消除甚至反而催生的烦恼,就要靠文学艺术来治愈。尼采认为“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海德格尔说“人应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皆反映出现代科技社会人们强烈的回归精神、回归自然的愿望。

  中国人自古富有浪漫情怀。“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是中国人自有的品性。他们用心去观察自然,去体味自然,感受四季的变幻,感受冷热交替,感受阴晴圆缺,随后把这些感受写到了诗词歌赋里,写到了琴棋书画里,被历代吟诵传唱和欣赏。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充满浪漫和诗意的。希望21世纪,是人们找回“自我”、“真我”的世纪,而不是陷入被科技异化漩涡的世纪。这就要依赖文化艺术的力量了。

  “诗意”是一种追求,是一种人生的态度。

  此次展览的主体,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是未来的一代。他们能够以“无忧”、“诗意”为主题,去探讨艺术和人生的意义,非常难得。他们创作的题材,主要来自于古代传统,又加入了各自的思考。他们的思考有艺术表现层面的,多是从中国传统绘画样式在当代审美语境中的冲突入手,通过造型、光影、赋色来进行表现上的突破。有些思考来自于观念,即想要借助艺术重塑当代精神文明生活,借助艺术进行家居环境的诗意空间营造。

  艺术造诣的进步,除了技术的精纯,还有对人生的态度,还有对社会的责任,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希望他们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更扎实。

  刘伟

  刘伟作品

  刘伟,1985年生于山东省海阳市,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自幼研习书法篆刻。著名创意人,字体设计师。《中国民族美术》设计总监,中央民族大学特邀课程讲师,北京开放大学特约课程评审专家。中装协设计网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智周雅道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创意总监。

  王璐

  王璐作品

  王璐,1986年11月出生于辽宁沈阳,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画研究生。

  王偲

  王偲作品

  王偲,回族,1987年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青年画家,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中国民族美术》学术期刊栏目编辑。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