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11-10 12:10
庄子曰:“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其江湖之意大约为融入自然,则有无限之胸襟,无限之天地,实为更超然之境界。而今之江湖,则通常视为大俗之人世,此二字多与跑码头、卖艺维生,甚至是与老于世故、欺世盗名相联系。有人批评今日中国画坛是一派江湖,其实,试看今日之学府、今日之官场,目光所及又何处不江湖?
——王孟奇
■陈永锵 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
很多人总是拿文人画讨论来讨论去,但在我看来,都不得要领。还是陈师曾对文人画的标准界定得最有说服力。他说:“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而如果将这个标准来套王孟奇的绘画,则恰如其分,王先生的艺术就是典型的文人画。他人品好,按林墉先生的说法,就是“他是大好人”;他有学问,在大学可以带博士;他有丰沛的才情,从画面就可以看得出来;他有思想,对中国绘画有着独到的思考。
我们看王先生的画面,线条稳健、中正、朴拙、硬直,而非扭捏作态、俗相败露,蕴含着文人的情怀与知识分子的耿介,与中国传统绘画精神一脉相承。而现在很多所谓文人画家,讲什么一波三折,但提笔一画,线条则软弱无力、拙劣无比。
所以看一个人的艺术是不是文人画,最终还是回到他的画面,而非听他说得口若悬河,最终却发现空无一物。我没有听到王先生自称“文人画家”,但他就是典型的文人画家。我想,王孟奇的绘画正可以给纷纭的文人画争议作了一个实践上的优良表率,也大大方方提了一个醒——喂,别说那么多了,快去做你的功课,画好你的画吧。
“师生四王”
及广州同窗中国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11月3日——11月8日
地点:广州艺术博物院
(广州市麓湖路13号)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