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11-10 12:11
王淼田 林中漫步
在“师生四王”及广州同窗中国画作品展中,王孟奇身为业师,其余五人都是他的学生。其中,王伯揆身出燕赵之地,王金明来自中原大地,王淼田是江南人士,而黄唯理与张思燕则是地道的广东人。五个人出自不同质地的文化生态,将其绘画放在同一展厅展出,在观者的视觉感受中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且听他们自己说。
王淼田 1964年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有《大匠之门·王淼田和光同尘系列》、《中国当代名家画集·王淼田》等个人专集多种。
一个地域的气候对当地文化艺术的影响实在太大了。比如北方,因为四季分明,季节的转换给艺术家带来了强烈的心理感受,感时伤春在所难免。所以,在雄浑的艺术气象中夹杂着凄美与悲凉的意味,尤其是文人画家笔下,萧索孤寒的意味跃然纸上。而在岭南,一年四季常青,艺术风格也多为甜美、蓬勃、温婉。
前几年,王孟奇老师给我推荐一个创作课题,让我画一批民国文人。创作的内容是“民国文人系列”,也即民国那个历史时期活跃的文化大家,现在处于资料搜集与构思酝酿阶段。在查找与阅读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广东籍或者与广东有很大关联的文化名流特别多,在那时的全国格局中占据了很大比重,比如康有为、梁启超、陈序经、陈寅恪等彪炳史册的人物。由此,我对广东这片热土肃然起敬,并产生了浓郁的好奇心。
在接下来的四五年里,我将兢兢业业完成“民国文人系列”这一课题。其中,为了画好广东的名流,我会来这里进行文化考察,比如陈寅恪,一定要考察他在中山大学的故居。很多人都画过陈寅恪,但我不惧怕,我一定会画出我自己理解的陈先生。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