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男子以收藏奇石为乐 30年收藏500多奇石

2016-03-22 16:34

  奇石,指天然形成的形状不一般的石头,其材质、造型、色彩及花纹不同寻常,能够满足人们的猎奇或审美需求,可供观赏、收藏、把玩。现藏于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的一枚天然玛瑙奇石《鸡雏出壳》,仿佛蛋壳破裂,一只色泽淡黄的毛茸茸“小鸡”伸头欲出,神态逼真,专家估价为1.3亿元……住在清丰县马庄桥镇的王炳营就是一名奇石的痴迷收藏者,他22岁开始收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30年间收藏了500余枚奇石。

  儿时想要奇石却可望不可及

  上世纪60年代,王炳营出生在清丰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兄弟姐妹七人,他排行第五。

  1979年,年仅15岁的王炳营突然看到家中贴着一张画,画上是一块类似于假山一样的灵璧石。看到之后,王炳营开心地笑了,久久不愿离去,心想:“如果我有这样一块石头该多好啊!一辈子的生活都不用发愁了。”想归想,王炳营清楚地知道这个愿望离自己太过遥远。王炳营说:“我觉得画上的石头得值二三万元,而当时盖3间房子才二三百元。拥有一块那样的石头,也只是想想而已。”

  虽然没有钱购买石头,但王炳营想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石头的想法并没有消去。22岁时,王炳营成了一名跟随同乡学习木工手艺的学徒。他跟随师傅在各地漂泊,哪里有活儿,哪里就是他们的家。王炳营在山东省干完最后一个活儿后,从师傅手中领到1000元左右的工钱。钱还没有暖热,他就用这笔钱从别人手中购买了一个珊瑚球制成的工艺品。“买到那个珊瑚球后,我觉得总算实现了我的愿望,那也是我拥有的第一件藏品,至今我还留着。”就这样,王炳营开始了自己的收藏之路。

  从22岁开始,王炳营收藏奇石的爱好就一发不可收拾,一直到现在,只要他听说哪里有奇石就会去看看。

  2000年,王炳营听说青海省有一块不错的石头,就专门赶了过去。成功购得石头后,王炳营闲来无事就继续在摊前查看是否还有能引起自己兴趣的石头。他在一堆石头里来回扒拉,一会儿拿起这个看看,一会儿拿起那个瞅瞅。当他拿起一块暗红色的黄河石后发现,石头正中央的图案就像一个正在飞行的人,手中好像还拿着一把弓。王炳营说:“当时我就觉得石头中的图案十分眼熟,总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后来,王炳营才想起来,那块石头中的图案很像西方的爱神丘比特。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