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06-01 09:27
尚·米谢·巴斯奎特《无题》
不得不说,巴斯奎特作品价格的暴涨与这位年轻的日本藏家不无关系。很显然,顶级藏家在艺术市场不仅仅是买家的角色,而更像是把控者的角色。顶级藏家的选择不仅能拉高价格,还能制造话题,引发连锁效应,引导市场走势。特别是被人们所认可的品位和实力并存的藏家,他们的选择引发的市场波动更为可怕,堪称人为造势,甚至可以超越市场的价值规律之手。
在人们的眼中,这些顶级藏家购买的往往是天价拍品。这个观点并没有错,但仅仅关注到这个是远远不够的。他们的购买倾向往往在市场中反映得很直观,以当代艺术品市场为例,当大买家们不再盲目追捧安迪·沃霍、托姆布雷等以往拍场的蓝筹股,2016年安迪·沃霍的拍卖成交额下跌了68.8%,托姆布雷在美国的拍卖成交额下跌53%,部分高端交易转为私洽方式进行。美国当代艺术拍卖市场的平均拍卖价格跌幅高达36%,致使成交额整体下跌35%。
除了买进,顶级藏家的出手也是受人瞩目的。单从投资角度而言,顶级藏家曾经持有,是拍品的一项身份认证,也是加分项,打个比方,国内像刘益谦这样的藏家要释出藏品,无论是新闻界还是艺术市场,必然引发一轮热潮。当年的尤伦斯卖出所藏时,更是引发了持续的热度,高价迭出,至于收益几何,铺天盖地的新闻掩盖之下,就不得而知了。
因为买家的日本身份,不禁让人想起,上世纪80年代,日本大量购入名画的行为,后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这部分名画的投资可以说是惨败。当然,不能说前泽友作的行为也是这种趁势的投资,他购买巴斯奎特的作品,相信更多是出于喜爱之情,毕竟他曾说,我痴迷于巴斯奎特艺术创作中的文化以及他传奇一生的精髓。
来源:艺术国际-新闻过眼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