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我是陕西人】作者:画家杨金瑞

【我是陕西人】作者:画家-杨金瑞 阅读:2622014-06-21 01:48 标签:杂谈      今天,又收到【陕西风采】旅游杂志寄来的宣传图书,我的作品及介绍也荣登录在艺术陕西名家的首页,非常之高兴。虽说陕西地图及各种杂志刋物广告常年报道本人艺术简历之成绩。但作为一名陕西人在外的游子而倍感家乡人民对我的厚爱与艺术上的支持与肯定,在这里特向我的家乡人民真诚的道一声:谢谢!。 感谢那片曾经养育过并给予我文化的土地。。 (现特编辑文章以示感恩。希望更好的让更多的人能了解咱陕西及陕南人)哈哈!。 [玫瑰]我是陕西人,准确的说是陕西南部汉中略阳人。。[玫瑰]。 陕西人自古就有优越感。作为中华文明最伟大的发祥地,陕西历史上涌现出了灿若繁星的民族英雄和文化巨匠。炎帝,黄帝,仓颉,周文王,周武王不说,单就汉朝发愤撰写《史记》的司马迁,勇开“丝绸之路”的张骞,北海牧羊一十八载的苏武,均已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增光添彩。但这种优越感仅仅表明陕西人在华人中的正统地位,和所谓的当下"自负”无关。   这样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秦中自古帝王都”,可谓“厉尽周秦与汉唐”,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古都。长安文化,以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根系。 在南方人和中原人眼里,陕西人是彻头彻尾的“老陕楞娃”,近代陕西学者吴宓也将陕西人的性格特点概括为“生,冷,蹭,倔”。“楞娃”给人的感觉是冷傲,木讷,行事直率。其实,这都是表面印象,陕西人刚强倔强,宁折不屈的个性是通过这种生硬的外表体现出来的。中原文化的刚柔相济,南方文化的善于变通和陕西文化的本真性大为不同。陕西人的血统中有炎,黄,周,秦等故游牧民族的血统,因此多了原初的自然和粗放。 西北五省中,陕西人和甘肃人,新疆人一样血性,但更多了深厚的文化熏陶。来过陕西的人都知道,陕西人重义轻利,总以中华文化传人自居。虽然昔日的关中大儒已不多见,但陕西人依然坚持着类似“世代耕读”的理想,物质上的追求很少。和广东人,浙江人相比,陕西人多成老成持重,安分守己,但这往往被说成是“一根筋”,不思进取。不过也正如此,八面玲珑,奸猾狡诈的陕西人少有。 多年来我总是在总结自己,陕西人比哪里的人都恋家,大都不愿意出门在外,这是有很多原因的。陕西山水兼具南北,雄奇壮美,陕西文化历史是中国几千年文化历史的缩影。陕西是中国礼教文化的发源地,人们以孝为先,这也是人们不出远门而谋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因。陕西人习惯了在黄土地上过活,尤其以省会西安为中心的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所以南方潮湿的气候或东北的寒冷都不适合陕西人。生于斯,死于斯,这才是真正的陕西人。 陕西人这个文化群体,是一种自然历史形成的完整形象。但若从地理单元来看,陕西北为黄土高原,中为渭河平原,南为秦巴山地,地理,文化特征的差异都比较明显.陕北人,关中人,陕南人,这种划分使我们能更真切地清楚了解陕西人。 关中沃野千里,生活在这里的人重视稼穑耕作,民风淳厚。关中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根系。关中人没有陕北人那么高大俊美,但结实粗壮,骨子里流露出一团正气。关中人自诩“秦人”,这可能和血性的秦文化的影响有关。由于十三朝古都西安在关中,关中人往往自居为陕西的代言人,“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人民齐侯并进。”   而陕西南部人(简称:陕南人)地理位于秦岭以南、巴山以北,和陕北的黄土高原相比,由于地处亚热带,,加之属于长江水系,这里的山水则显得清秀而有灵气。那山,是地地道道的石山,很少见些许土。山上,多见裸露的岩石,怪石嶙峋,间或从石缝中生出杂树灌木,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两山之间,可见有水流从山谷穿流而过,小者成溪,清澈见底;涓涓溪流,汇集成江,并形成坝子、盆地。 秦巴山区的陕南,和四川、湖北接壤,被认为是秦头楚尾,或秦头蜀尾。这里流行的是汉剧、花鼓,从风格上来说,是阴柔的。秦巴山地的陕南人,向湖北“九头鸟”学一点精明,向川人借一点灵气,所以,无论体型、相貌、口音,还是生活习惯,心态性情,大都和楚人、川人相似。当然,陕南人没有陕北人那样恋家,自古有外出谋生的传统。。据说,陕南人是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时迁过来的,也即湘、皖、赣、豫、闽、粤各地来的移民后裔。   陕南秦巴山区,包括我的家乡略阳,山水清秀,人人爱唱歌。有人说巴山是歌海。青年人谈情说爱,要唱缠绵热情的“情歌”、“盘歌”。老年人丧事,要唱凄凉悲哀的“孝歌”、“送葬歌”。在田地里劳动时,要有高亢、激越的“号子”、“锣鼓草”。采茶时,要有悠扬、婉转的“茶山姑娘”、“牧羊恋歌”。婚嫁时,要唱“哭嫁歌”、“迎亲歌”。行路时有“报路歌”,上山时有“樵歌”,“山歌”等等。真是“歌的山,歌的海,不唱歌儿口难开。”   那陕南男人,身材一般都不高,不像陕北人那么魁梧,大多长得比较清秀,面部呈菱形或五角型,额头较高,眼睛深陷,嘴巴突出,肤色呈紫铜色。其性情呢,也不似陕北人那样朴实,粗旷豪爽,而是显得比较精明。   也许是得山水的灵气和仙气,秦巴山地的陕南,多出怪才和鬼才,他们身上,也不乏浪漫的因子。从陕南商洛走出的著名作家贾平凹,就以鬼才而著称,写人状物,无不显示出空灵之气,浪漫之气,其文风可以说受楚地的屈原、宋玉影响颇深。   陕南女子,则娇小玲珑,肤色白皙润泽,清秀可人,性情温婉,但不似江浙女子那样娇羞,也没有陕北女子那样质朴,而是温婉不失大方,清秀而又能干,特别能吃苦。 这就是这片黄天厚土的陕西人。。。    如今改革开放,东南沿海城市得风气之先,经济突飞猛进。海风从南方吹过来,也往往被高高的秦岭阻隔。既使到了关中,东南风和西北风在此相遇,展开了拉锯战,闹个雨淋淋,湿漉漉。由此可想而知,传统思想观念和现代思想观念在这里交汇、碰撞之烈。陕西人的性格、心态,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适应和调整。所以我来到了这个南方改革的最前沿阵地----广东深圳。 人生之苦在于心苦。这正如一处秦腔戏里所唱的“十可怜”!!。 哈哈!陕西人,为什么你的脚步总是那么的踉跄?你的背影总是那么的沉重?   好比秦腔《斩李广》里,陕西人吼出了七十二个“再不能”;但时指今日,我如果要成为一个全新的自我,也决非一日之功,对我来说也肯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和历练。。我期待着,期待着作为一个陕西人而更加的自豪而勤奋有为。。。   陕西人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一步脚印一首歌。     2014、6、19(深圳、名人堂.杨金瑞)    

作者:画家 杨金瑞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