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3月2日,《乐空无别——柏林西藏写生彩墨作品展》在大礼堂军赋书画院开展,展出艺术家柏林的近40幅作品,全是关于寻找水源的创作。
编辑:陈蔷/美编:葫芦/文:陈蔷
柏林和罗中立、张晓刚是同期同学,来自人才辈出的川美78级。但他更愿意跳出某个框框,把自己称作散仙,深居简出,一个人走很远的地方去写生,对他来讲,绘画更像是一件好玩的事情,而不是谋生的技能。所以这些年,他涉及的活动看似和绘画没有太直接的关系,比如参与中央电视台、北京青年电影厂的作品拍摄;每年花两个月的时间请泸州老窖退休的工程师到一个土法酿造的小酒厂帮他酿几吨白酒;买下一所废置的小学校。
又其实,这些活动统统和绘画有关系,在从事上述活动的过程中,绘画成为他记录生活的方式,他画了很多速写,把自己每一刻的感受记录下来。2013年末去了西藏,一个人逗留两个月的时间,不为看风景,只为寻找水源,并将这一过程用彩墨作品呈现了出来(图1)。在他看来,西藏的山就是几条弧线与块画的结合,而水是和光线一体的,非常适合用来实验绘画中“点”的技法,所以此次展出的作品皆围绕水源这一主题,用点、线、面的创作方式,让西藏的水即使在画中,也能让你感受到它的冰感、光感和特有的湿度。
作者:艺术家自助官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