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指画卷

自述 我出生在现代都市大上海。少年时代在祖籍宁波东钱湖旁的一个山村里读书,樵牧、耕作,自幼对江南水乡的田园风光有着天生的眷恋之情。五六十年代在西子湖畔寒窗八载,受潘天寿,吴茀之,陆俨少、陆维钊、陆抑非、诸乐三、王伯敏、周昌谷、方增先、李震坚、顾生岳、宋忠元、马玉如等名师教诲,主攻人物而酷爱山水。八十年代始则自甘寂寞,不求闻达,行川藏、走岭南、登五岳,只身远涉丝绸古道,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九十年代后又漫游异域东南亚、欧洲、俄罗斯等近二十个国家。览宇宙奇观以增胸中丘壑,收中外绝艺以壯笔底波澜,在奇妙的艺术天地里耕耘、求索。 笔耕之余,偶以指代笔,戏作指画。作为传统绘画之旁枝,指画仍须以笔画为基础,在创作思想、名族传统、生活经验,审美习惯以及立意、布局、意境、气韵等方面,同样须遵循艺术创作规律,然指画又有别于笔画,指画之妙正在于笔画所难得之处:质朴、凝重、粗犷、生辣、坚如铁铸、凝如石刻、离披恣肆、淋漓突兀、墨痕狼藉、色彩斑斓、苍茫郁勃而韵味独具。我遵循潘天寿先生的教导,由浅入深,在指画的用纸、用线、用墨、用色、用水等方面都下过一番功夫,孜孜探求指画的特殊规律。数年积稿,虽不能称心,似还可一瞥,故单独辑成一册。 “经崎岖而知坦途,脱穷厄以臻佳境”。无论笔画还是指画,艺术之道来不得半点虚假。艺术家的医生是洗骨伐髓,苦修终身的一生。我自知生性质实,画作全靠勤研斗墨而得。光阴荏苒,我已从教四十二年,从艺五十载矣。今选教学之余所作编印成集。内含山水卷、山水小品卷、人物卷、异国风情卷、长卷、指画卷共六册,供艺事同道及艺术爱好者评点教正。若能赢得顽石成金之良言,点化悟性,令日后艺术上的修为臻炉火纯青之境,得标新立异之妙,则天下之乐,无逾于此矣。 承蒙王伯敏、孔仲起、卢坤峰、吴山明、赵丽宏诸先生为画册作序,在此谨致谢意。 杜巽(杭州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作者:杜巽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