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从“平山书屋”到“北图绘”

从“平山书屋”到“北图绘”

 

宋庄的“北图绘”,是艺术家边平山先生的新工作室,如果是雨天去造访,就非常有意思,所谓踏雪寻梅和冬雨访友是古代文人雅客们的一种嗜好和念想,比如陶渊明、王维、苏东坡、李公麟、米友人等,他们都喜欢雨雪,向往诗画人生,留下千古名篇和画作。在当下有古风的人不多见,而边老爷(友人们对平山先生的尊称)确实雅风十足。单说“北图会”,是一间近千平米超大的一层灰砖瓦房,房内空高有5米多,是集陈列、创作、设计的独立艺术空间,平日不对外。上午的时光,这里是边老独享的阵地,案几上,墙壁间,茶台边,无处不是赏心悦目之物,花草、雕塑、首饰、瓷品、书画,点缀起来,自由空间,别致素雅,也是主人的气质品格。去的人你可不能碰,一碰就推倒了几千年的物件,青铜器可上朔到春秋战国,墓志确多是秦汉碑版,加之金器、陶器、碑帖、首饰、石器、玉器等造型别致的古懂。家里的猫,被调教的温顺和不会损害物件的程度,据说小猫是朋友从流浪者手里请来的,两月不到,就有了贵族气,越来越听话。窗前的绿植,正映在冬日的阳光里,墙上的挂件都非常有美感,这几年他没少去采购古器,一些古懂商,见边老爷来看货,很热情,只要边老来了,他们就把货价添一倍,他们知道边老爷的派头,点这点那都不还价,打包发货,获利不少,一方面说明贩子们很精明,又一方面证明边老爷知到真实价值,你那些小贩们怎么能感知到他的心理价位呢?所以,运来的货,往“北图绘”的案几上一搁,立马物件就精神百倍,每件都成了重器。厨房夹杂在画室陈列室与会客区设计室的中间,来客有好茶或咖啡招待,艺术气氛让来人不想离开,下午来客都必须事先约好,不然茶滋味和浓香咖啡就等下次才能品上了。客厅的中央,放置一台老款电影放映机,16mm胶片机,我小时候看电影都是这种机型,放片时会有响声,原始古意。边老爷说:这玩意还能用,只是胶片规格不合适现在的片子,当年他参与拍电影《马可波罗》时,遇到一位意大利的摄影师,合作完后,他就没有再拍电影了,因为,那些外国人拍片子才是真正有水平的专业摄影师,电影来自于西方,我们很是落后,这是注定的。如今电影已经许多年没碰了,前一阵子,朋友送来这玩意,好看又有意思。

 

“北图绘”窗外是宋庄的北湖,湖面不大,但湖面上时常有天鹅游戏,春夏秋冬季节很明显,雨天里,特别有情调,环湖柳岸边有小路,湖中遇下雪时如素纸,蔚蔚大观,气象万千,这也是边老爷选中此处的重要原由。宋庄的餐馆多,各种菜系均有,好一点的都留下了边老爷的身影,曾经有《美食》杂志来采访,约在京城后海的某家特色餐厅,他就从这小餐厅聊到各家莱品,几小时下来,小记者收获满满。朋友来了,换着餐馆吃,一日两餐,是他现在的生状态。

 

边老爷,在文艺业界颇有名望,不单指国画,他涉及的门类如设计、瓷品、首饰、油画、摄影、电影、服饰、版画、出版、书法、器物研究、绘画鉴赏等行业可自由出入,而各行均有所成就,有谁敢说在当下,还能找出第二位边老爷和其他爷来?

 

单说出版,如今书市里的《荣宝斋画谱》前一百册,就是他当年做编辑时留下的,一幌三十多年过去了,还有太多的书,经过他的手,尤其年轻画家要出书,如果被他看上,那一定就出名了,前年,有一册关于书法的书,被业界评选为当年最美的书籍,可见边老爷做书宝刀未老。

 

单说画画,看到他十八岁时临摹的宋画,有位博物馆工作的朋友感叹到,阅尽明清以来和当代画家,没有人能做到这种地步,无论材料还是技能,气格雅正,静穆平实,却能越看越入味。有人说,边平山是艺术界的强劲发动机,极其有动力,他在纸和布上,以极简的绘画方式在经营空间和形色,并极端地去发现空间的美感,提出一种空间等级论和平面递进法的绘画思想,不论是山水、花鸟、人物等,每天每日,不停止地激发热情在工作,一批一批地堆成山,把屋子放满,不够就再改造 。所以,家俱厂的老板经常会去北图会量尺寸,为边老爷添置可以陈列的柜子和案几。

 

二十多年前,艺评家李小山的“中国画穷途末路论”发表后,对艺术界,尤其中国画界震荡很大,一些老画家们纷纷变法,不中不西,不知如何是好,画作既无品味又不成体统。而边老爷少年得志,16岁入故宫由老先生们教学古法,三年奠定基础,而后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深造,随后进荣宝斋工作,自1987年,发起和参与“新文人画”展览活动十年后,1997年隐居上海,如今身份证是上海户籍。据说当年往上海,与画家朱新建先生一同在小学校里教小孩们写字画画,吸取了许多孩儿们的天趣,被小孩们的字和画给感动了,尔后,二位开始了树立自我的心路历程,而今朱新建完成了他自己,魂归云端,带给后来者许多艺术的启示,毕竟英雄不再。如今,在艺术大道上前行的边老爷,只得孤独求败了。

 

当年在京城,边平山先生有一间“平山书屋”,与平山交往的的人,在当下可都能够主掌一方或一行,文艺界的的大腕们,都应该找找和平门旁的“平山书屋”,是20世纪90年代全国各地画家在北京经常积聚的地方,当时位于北京和平门附近,是国内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国新文人画”的发起地。画家的朱新建、李老十、北鱼、王和平、王镛、陈平、于水、卢禹舜、王孟奇等,还有音乐界、电影界、出版界的,那时候,大家来榜边平山这位大款,友人称边平山为京城柴大官人,来者不拒,结识天下英雄。当然,这些都是往事了,所谓往事如烟,或许往事和当下是没法割舍的,对于边平山先生来说,这些往事,正留在他朋友们的记忆里,变成了各自的美好,因为美好,个人的快慰会多一些,包括画画,搞艺术,不都是为了自己的快慰,来传递人生的美好。美好无处不在,更多地需要每一位去发现美好,许多记忆正在消失也正在突显价值。比如,边老爷往日的“平山书屋”和现在的“北图会”,都成为了不同年代不同人群的驿站和充电宝,这也是边老爷体现人生品位的平台和独立价值的艺术空间,这样的空间,中间间隔的正是他个人近二十年的平常岁月和精彩人生。

 

 

 

 

子游于望京南湖西园

2014年11月23日

 

 

 

 

 

 

 

 

 

 

 

作者:陈子游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