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当代艺术中的N个“网抑云”时刻

“网抑云”告诉我们:当代人看书、看电影、听歌总是在看/听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泪。其实当代艺术也没差,看到作品那一刻的所思所想要比猜测艺术家的意图真诚得多。


小编采访几位“网抑云爱好者”,看看她们被当代艺术触动的瞬间都在想些什么。


1

Untitled—Myeongbeom Kim 无题—金明博,图片©艺术家个人网站

 

@大飞


氢气球悬着一个上吊绳,把头放进去也不会怎样,哈哈哈。看见这件作品我笑出声,它仿佛在嘲笑每天把“想死”挂在嘴边的我。


的确,我不是真想死,甚至怕死:我等每一个红灯、走人行道,按时吃饭,烟酒不沾,避免熬夜。只是每当我不情愿地做着一件事就会习惯性说想死,已经成了一句口头禅。


Untitled—Myeongbeom Kim  无题—金明博,图片©艺术家个人网站


不想上班做机械的工作,不想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不想打理生活的婆婆妈妈、柴米油盐。我知道没有几个人人能逃离这一切,也许人生就是一场大型的自投罗网,但是不想就是不想,我不能强迫自己正能量。


2

Tide — Shirin Abedinirad    潮—希林·阿贝德尼拉德,图片©艺术家个人网站


@VV一米八


这件艺术品是一块放置在沙滩中的,镶了门框的镜子,里面倒映出了镜子对面的海浪和夕阳,像是一扇任意门,通往另一个世界。这个艺术家真的好聪明,太会借用大自然的浪漫。


生活除了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可当我明白诗和远方可能只占我生命时长的1%时,我对这样一扇任意门极度渴望。疲惫的一天结束,通过这扇门去到任何想去的地方:比如某处海边,在沙滩上坐坐,看着夕阳,听听海浪,吹吹海风,第二天精神抖擞地穿越回来,迎接新一天的折磨挑战。


3

Lost love——Damien Hirst,  逝去的爱—达明·赫斯特,图片©ERCO官网


@重庆没有森林

之前沉迷英剧《normal people》(普通人/正常人),看完因为男女主互相喜爱却反复分开的剧情心情闷闷的,同期找资料的时候看到了这件达明·赫斯特的Lost Love:牙医床、衣架、衣服……一堆不知所以,与love毫无关系的物品沉默地泡在玻璃鱼缸里,任由鱼群盲目地游来游去。


图片©ERCO官网


而我突然理解了这件作品的名字和传递的情绪,这些废墟一样的无人认领的东西,就像突然被切断的感情一样,只能无可奈何地失落着,没有什么解释和挽回的余地。


4


Lamp bear—Urs Fischer    台灯熊——乌尔斯·费舍尔,图片©艺术家个人网站


@Ahimei


从小喜欢公仔,对我来说公仔不是没有灵魂的物件儿,而是像家人一样的伙伴,让我觉得有安全感,温馨感,给过我最多的安慰与陪伴。


艺术家的灵感来源,图片©Art Foundry St.Gallen


所以我特别喜欢Urs Fischer这件台灯熊,并十分渴望我租住的小窝楼下能拥有一只。一个人在外漂泊,楼群再密集,亮光的窗子再多,也都是不属于我的万家灯火。但是这只台灯下的公仔熊让我感到熟悉。我喜欢公共艺术,白盒子里的艺术品需要我主动接近,而公共艺术却在靠近我温暖我。


5

Mujer con Mono— Fernando Botero   带着蝴蝶结的女人——费尔南多·波特罗,图片©AK ART


@减肥不成功不改昵称

减肥时期看到这件作品,Fernando Botero作品里的一切都胖胖的,可是他们都那么美丽可爱,仿佛这个世界上因胖而丑的只有我。特别是这位眼神高傲的胖胖小姐,似乎在告诉我美和胖是两码事,自信的人才最美丽。


道理我都懂,但是照了照镜子还是自信不起来,与肥胖作战的第100天,想过无数次放弃,还是不甘心。只能安慰自己说减肥再难也没有增发和增高难吧,我还是有希望的。


6

Portrait with Cat——Nicolas party    与猫的肖像——尼古拉斯·帕蒂,图片©Xavier Hufkens画廊


@一只鸡蛋崽


作为一只与猫相依为命的北漂中年少女,被这件作品征服只用了2秒:人猫和谐,色彩也足够美丽。如果能大胆做梦,我一定会选择收藏这件作品。挂在我床头对面的墙上,虽然画中人物的眼神有点诡异,但是每天从不见阳光的朝北小窝醒来,看见这么明快的颜色一定会非常快乐。


就像这样画满一面墙,谢谢 图片©Xavier Hufkens画廊


据说艺术家Nicolas Party是用油漆作画的,不知是不是环保立邦漆,自如友家能不能邀请艺术家合作,开发Nicolas Party联名款房间,我第一个支持响应,如果还住得起的话。


7

eyeless 系列—Helene Delmaire    “不想看”系列——海伦·德尔迈尔,图片来源于网络


@夏日终曲

画中女生的眼睛被可能代表着情感、幻想或是是梦境的一团彩色遮住了眼睛,也许她本来就闭着眼睛,想要逃避现实也未可知。这是法国艺术家Helene Delmaire的eyeless系列作品中的一件,面对一张被遮住眼睛的脸,你是没法与其交流的,你只能做个旁观者。


《燃烧女子肖像》CC封面


Helene Delmaire曾一手包办了电影《燃烧女子肖像》里所有的油画。电影中女画家玛莉安一气之下把艾洛伊兹的肖像抹去了眼睛,没想到这恰恰是现实艺术家本人的绘画风格。电影我反复看了好几遍,觉得女生难,古代女生更难,总是被迫走向未知的命运,没得选择,还是活在当下的我比较幸运。


当代年轻人的“网抑云”时刻无处不在,可能是提前出门反而堵车迟到的早晨,可能是下午有会偏偏外卖珊珊来迟的中午,也可能是突然醒来开始自我怀疑的午夜。


“伪成年人”的崩溃不需要什么晴天霹雳,都是由这些小事儿造成的,而治愈这些日常崩溃的良药也往往只是一首歌、一部电影或者一件艺术品。打开社交软件,谁都在深夜发过几条“无病呻吟”,有感而发没什么可嘲笑的。


文章来自公众号:远洋新丝路文化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