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1月初,我和原长春地质学院山则铭教授去陕西安康办事,在一个地摊上发现了一件奇怪的瓷器。这件瓷器长约20厘米,高约9厘米,一头大一头小,拿在手中感觉极轻,釉色呈近似天青色,胎色呈灰黄土色,器身满布网状尘土纹,搽去尘纹,如仔细观看,可见釉面遍布极细小开片。器身为双层,外层为神兽纹镂雕,兽纹古朴凶悍,近似汉唐风格。内底满釉,外底无釉。当时给我的感觉,好像是一件汝瓷,但是器形令人疑惑。我请教山教授,山教授虽然是一个地质学家,但是对于古瓷还是有一些研究。山教授认为有两种可能:一是棺型笔洗,二是瓷棺。但是搞不懂古人为什么用棺型文房器具?如是瓷棺,应该还有一个棺盖,棺盖在哪里呢?于是我们便和摊主聊了起来,摊主告诉我们,他也搞不清楚,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他父亲留下的。他父亲原是一个中医郎中,家住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华阴镇,有一年去山里给人看病,偶然得知山里的几家农户在山里挖出了一些宝贝,于是几经周折便把这些宝贝买了下来,大都是一些青铜器玉器之类。后来他父亲通过熟人,把这些东西都陆陆续续卖了出去,剩下一些小物件,后来因为兵荒马乱,就留了下来。解放以后,他在外面读书,后来在安康参加了工作。他父亲去世后,他就把家搬到了安康,这些东西虽然当时也不值钱了,但是也没舍得扔,就都带到安康来了。退休以后,没事干,闲得慌,政府又许可做买卖了,于是支了个摊,卖多卖少无所谓,不需本钱,图个乐,也算是个营生。因为都是老年人,那一年我50多岁,山教授70多岁,摊主60多岁,比较谈的来,也没多费什么口舌,我花 20块钱买了个瓷棺,山教授花50块钱买了一块玉,山教授说是和田羊脂玉,大家都很高兴。
从陕西回来以后,山教授帮我找来一些资料,研究这件瓷器到底是不是汝瓷?究竟是瓷棺还是笔洗?到底有什么用?十几年来,研究来研究去,也没有搞懂这到底是一件什么瓷器,反倒是越来越感觉像是柴窑?柴窑毕竟只是在资料上有所简略记载,了解的人不多,现在我把它介绍给大家,特别是一些古瓷研究方面的专家,供大家共同研究。


作者:h86880396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