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开后妄说

    一直也就是在看,因为自己不会说.看着看着,多了,很多东西也逐渐得明白.

  明白其中缘故,其中奥妙.看到前面的光辉,也感受后面的黑暗.社会如此,美术界也一般.一直不明白创作的流派,表现方式,技法,之具体分析.却也知道画家中的以群所分.说以画种分?对,也不对.归根到底,是以人分,以关系分.以组织分.

  画家以不同的心态,做不同的创作.有忧国为民的,有当代激进的,有关注民生的,有现代抽象的……不一而论。一个活动,一次接触,就可以看出一个画家的素质和处事为人方式。那天活动有位老师提到一句:“为什么老画家功成名就了,但是却对所有人和蔼可亲?但是中年画家却个个个性突出?难以接近?”这是一个很具体的问题。这种断层有问题。老画家无生活创作之忧,所以处事为人,当然来去自如。再者见事见人多了,功力深厚,故多为后备所喜爱。中年画家任务重,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展,全国美展……张张大作,高到极限,长却无限。若不是大赛限制,可能还会出几个破吉尼斯世界记录的大画出来。大画展了,作品获奖,为收藏固然最好。但是奖没获,作品又只能自己处理,也就累坏了搬运公司工人,放在家里占地,放在画室碍墙?画就一定得大才是好画???不见得吧?

  几年来,看了不少画,不少的好画。但大部分却是些应酬之作。吴老说画是自己子女?子女肯定是要优良品种,因为是画家本人所生。但是很多画家却“生”了很多畸形的子女出来。不知是因为空气污染,还是环境污染?或者是社会污染?

  很多东西说看明白了。其实还是不明白的。

作者:hakkanese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