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国画学全史》.郑午昌8转

《中国画学全史》.郑午昌8
 
 
◇礼教时期
●第二章 夏商周秦之画学
时间约当夏元丙子,迄秦二世三年甲竿。即纪元前二二○五--二○七年,
凡一千八百九十余年。其间夏商周三代,为我国郅治时期,礼教殊隆;图画纯应
用于礼教。周秦之际,战乱相仍,廉耻礼教中衰,而百家蔚起,思想焕发,绘画
受其影响,作用更广,艺术上之进步较速,并分二节述之。
○第三节 图画应用与三代政教

初民作画,纯应现实人生之要求。虞舜以还,君权确立,因求政治之稳固,
礼教之化行,其用益大。凡百绘画,无不寓敬戒之义,诱掖之意,为一种收拾人
心,改良社会之工具。盖当时民智幼稚,对于宇宙间之事物,大率缺乏了解之理
智。历唐而夏,其所以牧民为治之法,即因民智之幼稚,设种种神话,定种种仪
制使之有所惧而自诫有所感而自警,以便其统治。于是图画遂被利用。诚有如曹
子建所谓存乎鉴戒者,图画也。张彦远所谓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
幽微,与六籍同功,同时并运者也。舜之画衣冠,异章服以为戮,而民弗邓其明

证。夏禹继起,远方图物,?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其用意益显。伊尹图九主以干汤。(刘向《别录》云:“九主者,有法君、专君、
授君、劳君、等君、寄君、破君、国君、三岁社君,凡九品,图画其形。”)高
宗梦良弼而图说,(《尚书》:“高宗梦帝赉予良弼,乃审厥像,俾以形旁求于
天下。说筑传岩之野,惟肖其画。”)画虽不同,要皆与政教有关。

图画之作用既大,其艺术上之手段,亦渐精进。是可于当时图画形成之工艺
品见之。禹铸九鼎,所画山川奇异物状之案画,自为一时工匠美术之巨作。如商
之斧木爵、大已卣,已举彝、钱觚虿觚诸器,或蟠螭其盖,或龙翔其柄,画形虽
属便化,而益见精整工巧。器之腰部或腹部,或其他相当这部,则以■纹、回纹
等民各状模样以为底,又以星云鸟兽等变化物状,点缀其间,精湛细致,实有为
 
后世案画所不及。以此例推,可知当时所谓美术之绘画,多应用于工艺上,以见
其工丽之精神。其在建筑方面,自当有同样显著之成绩。惟吾国建筑,在唐虞之
世,犹极幼稚,为殿为庙,无非土垣而茅盖。至夏禹时,始以蜃灰垩壁,稍呈美
观。然亦以插宫室为俭德,画栋雕墙,悬为深戒。唯桀自用,即有瑶台、琼室壮
丽之建筑,则所以形成之者,亦必有相当之绘画。惜吾国史例,对于美术,往往
视为淫巧伤德,极少记载,即或有之,亦仅作一二抽象之评语,而不作实在叙述。
 
以是当时建筑上的绘画成绩,究为如何,已随建筑物之自身,俱行澌灭,只想象,
而不得考见。夫建筑物已矣,而彝器尚有存者。审其图案画意,非独专为美观,
星云鸟兽,各凭当时礼教上之象征以为用者也。且先民作画,多敷色彩,以其刻
意写实,自不能不随对象敷色,以求其肖,并寓上下贵贱分别之意。黄帝染染衣
裳,虞舜画衣冠,五彩兼施。夏商仍之,对于敷彩,益知讲究。然其讲究色彩也,
非纯为图画本身美观,乃求施用图画之物之合乎礼教之用意而已。
 
降及成周,对于图画,益加注重,图画之事,设官分掌。冬官设色之工,画
缋钟筐?荒。地官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考工记》云:“设色之工,
谓之画。”《周礼》:“画缋之事,杂五色。”贾公彦疏云:“画缋二者,别官
同职,共其事者,画缋相须故也。”土地之图,郑氏注:谓若今司空郡国兴地图。
则知绘画范围,已扩至于绘画兴地。虽禹图山川已开其端;至是且设专官以掌之。
 

作者:李岳洋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