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烟灵阁散论书学(史话)之三周朝的书法

 
周朝的书法
 

周代已始,钟鼎铭文渐长。铭文的位置,或在外面,或在里面,或在边缘,或在器底,位置不定。铭文最长的,首推“毛公鼎”,文长四百九十七字。“散氏盘”文长三百五十七字,字多完好。周器铭文达二三百字的不少,百字或百字以下的则更多了,钟鼎铭文,朴拙,雄健,浑厚。学之不失浑厚。

周朝之书法之可见,除钟鼎外,尚有刻石,欧阳修《集古录》载周穆王刻石有“吉日已”四字,刻石于赞皇山上。据《穆天子传》但云登山,不云刻石。赵明诚《金石录》亦有记载。但字纯为小篆,不可靠。“延陵季子墓碑”传为孔子所书。文为“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虽是大篆,亦难以置信。

石鼓文,唐宋之学者定为太史籀所作。金人马定国乃专从石鼓研究,认为是周时物。石鼓文是大篆与小篆的过度文字。近人则多认为是先秦的石刻,各有道理,皆同于籀的时代。石鼓文刻石著作,有二十几种。

《广艺舟双楫》云:石鼓文如金钿落地,芝草团云,不烦整裁。自有奇采。石鼓文为最早之刻石,字势雄健,结构天成,贵为至宝。

石鼓鼓数有十。今拓尚有二百四十多字。

传说轶闻,周文王史佚撰鸟书,又随武王观兵孟津,渡河中流,白鱼跃入舟中,因作鱼书。又因 虞作虎书,又作鸾篆。宋司马作转宿篆,象莲花未开形。鲁秋胡妻因浣蚕,作虫书。书法之性情于传说而愈真切,非死临碑与帖,须妙悟自然心。

 

以上为毛公鼎

 

 

 

以上为散氏盘

散氏盘

 

 

 

 

 

 

 

 

以上为石鼓文

作者:曹光利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