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瓷韵图》诗稿
作者:孙星池
瓷情
胸怀欲压造化真,
笔所未到势已吞。
千年瓷韵从此始,
烈烈窑火炼精神。
瓷都
景德年号瓷上书,
瓷走四方镇名出。
弘扬未必凭帝力,
民血凝聚成瓷都。
采石
万壑深处采瓷石,
轰然声传数里雷。
溪边水碓臼如泥,
制成砖样曰白不。
炼泥
碓石炼泥如炼膏,
炼精洗沌裹丝绦。
只待妙手揉捏后,
圆器琢器任选调。
配釉
炼灰配釉谁祖师,
便寻瓷书不得知。
淡抹浓妆凭君力,
须知无釉不成瓷。
釉果
只看果实挂枝头,
不知石中生釉果。
此果不能饱肌腹,
付与水碓细研磨。
一朝坯胎做嫁衣,
能吹能蘸均厚薄。
烧造
中华文明龙脉连,
能工巧艺代相传。
烧造遥忆女祸氏,
炼就彩石铺苍天。
阳府寺怀古
机关不露云垂地,
心镜无暇月在天。
怒发冲冠满江池,
忠烈气贯一千年。
(绍兴三年秋,岳飞曾从阳府寺驻军三日,作楹联)
青花
青花成熟在宋元,
只待考古更推前。
谁知料性通六法,
釉下混水生云烟。
浮梁瓷局
浮梁瓷局枢府器,
寂寞久矣知者稀。
所幸近年多出土,
正是君子考辨时。
枢府器
史记至元十五年,
官窑初设昌江边。
浮梁瓷局枢府器,
青花卵白天下传。
题金滩渔唱兼咏景德镇古八景
龙珠阁中话古今,
瓷都八景屈指数。
十里春风双溪月,
长塘塔影象山雨。
金滩银坞渔樵歌,
看雪还须上阳府。
古寺钟声惊客心,
明窗不倦斜笔墨。
陶阳怀古
观音高阁临昌江,
下有江南雄镇坊,
晓雾开出真图画,
绝似蓬瀛现灵光。
坯窑星布江水边,
陶阳十里又加三。
四时雷电无歇日,
朝朝舟舸蔽云端。
名匠
壶隐老人吴十九,
卵幕流霞称国手。
书法传密赵孟頫,
诗才不减秦少游。
砌窑
魏家时代结砌窑,
巧妙构思入厘毫。
陶冶可发天地窑,
应推镇窑功最高。
窑神
风火神仙名童宾,
家在浮梁之里村。
万历年间应报火,
御厂烧造废晨昏。
妻子亲朋难顾恋,
力求大器骨作薪,
魂魄曾经动天地,
镇民至今敬窑神。
御窑
御厂烧造费万钱,
巧匠良工尚精严。
一坯过手七十二,
若无民窑哪有官。
瓷器街
明清两朝瓷器街,
繁华好比小瑶台。
新瓷旧瓷不胜数,
八方商贾寻宝来。
督陶官
(为唐隽公造像)
不忘师祖拜赵慨,
更敬佑陶风火仙。
陶人心语龙缸记,
陶冶图成次第编。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时特出,
艺有专攻画法殊。
虫鱼花鸟兽与人,
诗中尚存雅集图。
青花大王
青花妙手几多双,
名姓不传徒感伤。
独羡竹溪陶青老,
佳冠号称青花王。瓷韵
冰质人称假玉器,
况有青花玲珑异。
真玉早愧韵不如,
论价直超相如壁。
估堆
市埠渡旁黄家滩,
提篮伙伴走洲来。
新瓷旧瓷船载去,
明堆暗堆要估清。
高温釉
色釉烧成颜色鲜,
红如鸡血碧如烟。
一经流动生变化,
难画难描总靠天。
画粉彩
手扶玉瓶画粉彩,
功劳首推玻璃白。
慢描厚涂谁人识,
红炉一过百花开。
宜意春花
精工巧丽画春晖,
鸳鸯戏水蝶追飞。
我心只宜粗笔写,
横涂竖抹秋风吹。
把桩
形如老君炼金丹,
火色全凭双眼观。
五行相生通二脉,
水火即济走周天。
瓷乐
陶瓷贯发金石声,
调合宫商校编钟。
曲奏高山兼流水,
请君为吾侧耳听。
偶感
近来作画不寻常,
调釉试料在坯房。
撇下宣纸换瓷板,
不用水墨用釉浆。
笔锋未到已混水,
色釉高叠丘壑张。
喷成雪后大地图,
炉中轮转到洪荒。
重经盘古开天地,
又历女娲补上苍。
功德圆满即还原,
千年瓷韵列高堂。
拉坯
手转轮车快如风,
忙将陶泥按当中。
早见型器随手起,
迟悟混沌虚实生。
四时雷电镇
闻说雷电动中时,
若非亲临哪得知。
溪边水碓发雷电,
坞中窑焰熳天赤。
作者:zhongzhang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