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写意,是在形似中进一步要求神似,而时间又不容许画家慢慢去思索,关键在于笔者要在落笔前,在脑海里先组织画面,进行完整的创作构思,这就是前人所说“以有为而作者为胜”之意。画家蔡茂友在研习传统经典作品的同时,总结出了一系列实际经验和方法,经过他的实践,更有所发挥和增益。欣赏《清风胜麝檀》,所画兰叶,根根有别,力求每根叶线有轻重顿挫,明快简练,生动有力;所画蝴蝶,挥笔直入,写意生成,线条简洁明了,并非随弯就势地“描”出来。细品整幅作品若用笔没有锻炼,稚弱力软,就难能表现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点。画家笔底下所出的线,得益于他多年来笔耕不辍的书法之功。
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曰:“画面宾主,不可使宾胜主……凡宾者远近折算须要停匀。”在《桃花经雨香犹在芳草留人意自闲》画面中,画家根据主体飞鸟立足于梅花枝上,布置既定,客体枝干横跨画面左右,根据梅花远近、掩映、疏密的对比关系,予以适当的配列。他画鸟,只头眼精致,而尾翅一笔写就;画梅花点染而成,甚至为枝叶所掩遮,略点一二,避免面面俱到,主体反而不突出。该作用笔一气呵成,得形似,用墨染彩显神韵。画家在一花一鸟本身也需分出主从详略,探究写意水墨画中的方、圆、平、扁是形,转、折、趋、向是势,精神本质是意,写意就是要写物象的内在本质。更深层次地去理解所谓“离形取似”、“个似之似”、“意在似与不似之间”,这就是对于蔡氏水墨花鸟画艺术独特的理解,也是对笔墨的高度要求,也是对水墨写意花鸟画的高度要求。
品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画中景物尽管不多,仅有三只鸡、几点草丛,但是画家在物象之间虚实穿插的同时,强调实与虚大块面的对比。如:他用浓淡墨色画出母鸡羽毛实处,形如山峰,展现出大的墨块和色面,在视觉上予人以鲜明的印象,他同时抓住幼鸡爪、头部等地方不同的笔、墨、色的变化,使其有力度、有韵味。整个画面母鸡与幼鸡顾盼相应,凝练生动,情趣盎然,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泥土芳香,洋溢着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与天真烂漫的童趣,深深地唤起人们对自然的向往,使人感到格外亲切。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