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魏立刚。摄影:彭年生。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艺倡画廊。
魏立刚是中国当代书法艺术的先驱。他最初为数学家,之后转型成为艺术家,将自发性与逻辑整合融会于传统书法与现代媒材中。
魏立刚1964年出生于山西大同,在身为铁路工人的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对中国戏曲和绘画有所涉猎。魏立刚17岁进入天津南开大学学习数学,同时师从李鹤年(1912-2000)、王学仲(1925-2013)及孙伯翔(1934-)等天津著名书法家学习中国书法。1985年毕业后,魏立刚在担任数学老师的同时,开始研究明末清初的重要书法家傅山的传统草书书法风格。
魏立刚,《春潭蝶舞》,2014。纸上彩墨、丙烯,96×90cm。图片提供:艺倡画廊。
魏立刚在接受策展人杨浚承(Alan Yeung)采访时,将其艺术实践的改变归因于打破界限的冲动。不满足于传统书法的深奥曲线,激发他把现代形式引进书法。他说:“然后边界消失了:有传统和现代的书法,有抽象。一切都混合在一起。只有这样,真正的新事物才会出现。创造就是寻找自己的艺术形式。”
魏立刚,《蝶连云泽》,2014。纸上彩墨、丙烯,68×68cm。图片提供:艺倡画廊。
为了追求独特的艺术形式,魏立刚创建了标志性的概念系统“魏氏魔块”--在正方形或圆形的边界内对单个汉字进行了解构和重建。传统汉字被扭曲并抽象化,创建了同一字符的不同版本,就好像发明了新字符一样。这种抽象感在《鸾翔凤阁》(2012)中可以看到。
魏立刚,《仙圃》,2019。纸上彩墨、丙烯,138×70cm。图片提供:艺倡画廊。
魏立刚亦是将丙烯与水墨混合使用的先驱艺术家之一。在《石亭盛夏》(2019)中,他展示了他在将现代绘画媒材应用于传统水墨绘画技术以及表现具有肌理感的精湛技巧。
魏立刚,《仙树图山境》,2019。纸上彩墨、丙烯,180×96cm。图片提供:艺倡画廊。
魏立刚的精选展览包括:“魏立刚:万物”,知美术馆,成都(2019);“魏氏墨园”,艺倡画廊,香港(2015);“再序兰亭:中国书法大展”,比利时皇家美术馆,布鲁塞尔(2009);“植龛:魏立刚书象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2007)。他的作品可以在著名的公共收藏中看到,例如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和北京的中国美术馆。-[O]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