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夏柏森:画出来的中国脊梁

  电视剧《中国地》今年7月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创造了央视一套电视剧单日收视率最高值。就在电视剧版的《中国地》引起关注的同时,绘画版的《中国地》也引起人们的注意。而这个绘画版的《中国地》作者就是来自辽宁的画家,中国绘画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特聘画家夏柏森。11月5日,朝阳赵尚志纪念馆展示了朝阳“中国地”——清风岭。恢弘的画面上,一山一水都展示出画家的功底,有专家称,用中国书画艺术形式展示清风岭雄伟、奇秀的风貌在全国还是第一次。

  “中国地”不是风景是脊梁

  “这些画是为了纪念抗战胜利66周年,让人们感受到更多祖国大地的壮美。”夏柏森告诉记者,在这次“中国地”写生作品展上,一共有53幅作品。画面上,或峰峦、或岩壑、或清流、或飞瀑、或屋舍、或烟树,一草一木、一石一水无不展露着“中国地”清风岭的厚重与坚韧、灵秀与震撼,渗透着画家对家乡山水的浓浓的敬意和深爱。“这些画就是为了让人们看到‘中国地’,不只是一块土地,不只是一个山岭,也不只是一群人,那些厚重的颜色都是中国人的脊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而在夏柏森的这些作品中,都能看到电视剧的影子:土房子、马厩、磨盘、水井、练兵的地方、议事的地方,甚至村边埋化石的地方等等。

  源于生活的艺术不会错

  “艺术创作一定要来源于生活的理念,我最反对的是闭门造车式的艺术创作,我从不搞程式的和无病呻吟的作品。”这是夏柏森的座右铭。被誉为“中国当代书画百杰”之一的夏柏森是土生土长的朝阳人,他的出生地木头城子镇就在清风岭的后面,至今母亲和弟弟还住在那里。今年随着反映清风岭人民抗日斗争的40集电视剧《中国地》在央视的热播,“中国地”——清风岭名扬全国,这让夏柏森感觉到无比的高兴与自豪。“我专门回到家乡开始‘中国地’作品的写生。”夏柏森说,他写生作品是当场用毛笔、水墨写生,水墨直接落在宣纸上,这是一般画家做不到的。因此夏柏森的绘画作品更能展示出“中国地”的博大恢弘。“我希望用自己的作品让更多人看到中国人的脊梁、力量和豪气!”

  本报记者 赵雪

作者:赵雪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