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 | 旷小津:守正创新 深入研究和拓展潇湘美学

2025-06-14 21:19

在新时代的文艺浪潮中,湖南美术界正以蓬勃的朝气和坚定的步伐迈向新的高峰。近日,中国美协启动了“美术里的新时代——中国美术家协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大采风活动”,湖南美协积极响应,以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和举措,展现了湖南美术的独特魅力与发展活力。从主题性创作的深入推进,到“潇湘美学”的创新探索;从年轻化队伍的崛起,到守正创新的艺术追求,湖南美协在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不断书写着新的篇章。

繁重的协会工作之余,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旷小津的个人创作也没有松懈。去年完成了张家界题材创作的阶段性小结,并在深圳和北京举办大型个展,由此收获了宝贵的反馈和建议。他在创作中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手法,如“石刻皴”技法,以及从金色到绿色的色彩转变,以更好地表现张家界和太行山的独特魅力。未来,旷小津将继续以张家界和太行山为主要创作题材,同时拓展到三山五岳等更广泛的自然景观,为祖国山河立传。

雅昌艺术网与旷小津就湖南美术发展现状、今年的重点工作以及个人创作计划等多个主题展开对谈,深入探讨湖南美术在新时代的发展方向与实践成果,展现湖南美术家们如何在时代的浪潮中,用画笔描绘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彩画卷。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6/659689a2845ad19f479ddcefc7e404e6.jpg

湖南省文联副主席、省美协主席旷小津

【对话】

湖南美协将重点推进主题性创作

雅昌艺术网:近日,中国美协隆重启动了“美术里的新时代——中国美术家协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大采风活动”,湖南美协对此有哪些积极响应?

旷小津:在湖南省文联的领导下,配合中国美协开展的“美术里的新时代——全国美术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大采风活动”,湖南美协将按主题与地域分组深扎采风,艺术家深入湖南各地与各市州、县联动,实地调研,收集鲜活素材。目前我们暂定的采风写生分五条线路,将有全省的600名美术家参与其中,采风地点包括韶山、十八洞、半条被子的沙洲村、三一重工、洞庭湖生态等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2e1fab99202e578849767dc9ebe4cb59.png

第三届“湖南·中国画双年展”现场

雅昌艺术网:除了大采风,湖南美协在今年下半年还有哪些重点的展览活动?

旷小津:今年11月将在湖南美术馆举办“湖南·中国画双年展”。该展览项目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与湖南省文联联合打造的国家级艺术品牌,始终以推动中国画传承与创新为核心,为全国画家提供学术交流与展示平台,今年是第四届。目前正在征稿中。

我们也在计划将湖南的优秀美术作品带到北京展出,作为“潇湘风采”项目的一部分,这是一次重要的全国性展示机会。通过这次展览,湖南美协将为湖南美术家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同时也为全国观众呈现湖南美术的最新成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9ec666fb2c809188646415730ea0c097.png

“魅力潇湘 时代风采”——主题性美术作品创作(2025年—2027年)推进会现场

雅昌艺术网:我们了解到,湖南美协今年还通过了一份主题为“魅力潇湘时代风采”的主题性美术作品创作方案(2025年—2027年)。主题性创作一直是湖南美术的优势所在,近年来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大美潇湘》系列、《精准扶贫地十八洞村》《湘江北去》等等。这个方案对于湖南的美术发展来说,有哪些意义?

旷小津:湖南美协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围绕湖南省政府的重要时间节点展开,另一方面是与中国美协的工作要点相结合。这个方案为湖南未来几年的主题性美术创作明确了方向和具体要求:2025年到2027年,湖南美协将重点推进主题性创作,以表现新时代的新气象与新变化为核心,创作题材丰富多样,涵盖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现代科技和乡村振兴等多个方面。

总的说来,湖南的主题性创作在题材资源、文化底蕴、创作力量、政策支持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自然地理方面,湖南拥有众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如张家界、南岳衡山、崀山等,这些地方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貌,为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历史人文方面,湖南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红色文化资源尤为突出,不仅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也为艺术家提供了大量可供挖掘和纪念的故事;现代科技与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也有很多标志性的题材,尤其是十八洞村作为乡村振兴的标杆,展示了乡村的巨大变化,是宣传和记录的重要内容,也是艺术家们关注的焦点。

此外,将自然与文化的结合也是湖南主题性创作的一大特色。在创作过程中,湖南美协将结合中国美协的要求,将重点题材与“大采风”活动相结合,深入挖掘和表现这些丰富的题材,推动湖南美术事业的发展。

守正创新与潇湘美学

雅昌艺术网:美术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湖南美协在理论发展方面有哪些计划?

旷小津:我们希望,用创作来推动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一个优秀的构图和深刻的思想都需要坚实的理论支撑,否则即使有好的表现形式,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两个跟理论有关的艺委会主任都非常年轻。理论艺委会主任李辉武是在画院工作,而策展艺委会主任孙婵来自湖南美术馆。这两个艺委会的工作配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将湖南美协、画院、美术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将美协的工作和自己的专业进行了充分结合,在推动美协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也成为湖南美协将来发展的后备力量。

雅昌艺术网:我们注意到,在湖南美协的队伍建设中,不仅是两个与理论相关的艺委会,而且整体的年轻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旷小津:近两年,湖南美协通过调整和选拔,将队伍进行年轻化并充分发挥年轻人的热情和专业。从这两年的工作情况来看,这批年轻人不论是创作还是理论研究,都在专业表现上非常突出。而且,为大家服务的主动性和配合度上也表现出色。目前湖南美协共有艺委会超过20个,每个艺委会都干劲十足。在湖南文联的统一领导下,我们开展工作都非常畅通,大家都很团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团结对湖南美术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助力。

雅昌艺术网:您曾多次在湖南美协的工作会议上强调“守正创新”的重要性。在您看来,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艺术家要如何处理继承传统与AI之间的关系?

旷小津:我们强调“守正创新”,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继承传统和创新是我们美术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也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方法。每个人应该发展出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个性,表达独立的思想。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找到与新世纪结合的切入点,并将其融合起来。

AI是当前的热点话题,大家都在探讨其可能性。然而,这可能会让我们忽视“守正”的重要性。艺术本质上是个人情感和思维的表达,而AI只是帮助我们实现目标的工具。我们不能被工具所左右,而应让AI为我们服务。在这个过程中,人始终是主导者,人的感觉、思维和创造力是核心。我们要充分利用AI技术,同时处理好与它的关系。

雅昌艺术网:湖南美协有哪些近期的发展目标?

旷小津:省领导曾特别指出,湖南目前没有国家级的创业园,因此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今年又再次强调湖南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是科技与文化的结合。从宏观角度看,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艺术的支持。因此,我们在后续工作中,需要紧密围绕政府的大政方针,服务大局,积极跟进政府的发展方向。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出了“潇湘美学”这一概念。我们的重点工作是深入研究和拓展“潇湘美学”。这种美学不仅仅局限于湖南,而应该是一种更广泛的理念走出湖南,逐渐推广到更广阔的范围。我们的想法也得到了中国美协的支持。将“潇湘”这一品牌做好,不仅是对湖南的一种宣传,更是一种对湖湘文化与潇湘文化一体化的推广。我们的目标是突破地域局限,将“潇湘美学”提升为整个中华山水的代表,使其成为中华山水中的重要“肖像”。

太行山和张家界依然是创作重点

雅昌艺术网:去年您先后在深圳雅昌艺术中心和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展。通过这两个展览,您有哪些收获?

旷小津:在深圳雅昌艺术中心举办展览,是我多年后再次回到广东地区举办展览,对此我非常感谢雅昌的支持。同时,作为画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一直是我的梦想,这次终于实现了。中国美术馆还收藏了我的两幅作品,馆长吴为山也发来了贺函,这让我深感荣幸。

尽管这两个展览的时间相隔不远,但在策展方向和空间呈现上却有很大的不同,我也收获了许多不同的意见。首先是对我的创作方向和作品呈现面貌的肯定,这无疑为我未来的创作增添了信心。其次,我意识到自己的绘画在个人语言和图式上具有很强的辨识度,这是值得继续推进的。然而,我也认识到,如何在语言表达和思维呈现上做得更极致、更深入,是我未来创作中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cf3108d8a9f58c850594f852519a5835.png

“天地大美 山川无极——旷小津艺术作品展”现场

雅昌艺术网:据我们了解,由您主持的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自主选题项目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黄石寨、御笔峰、天门山》组画创作项目在去年圆满结束。围绕张家界展开主题性创作多年,您对于如何表现张家界有哪些总结?今后有哪些创作计划?

旷小津:张家界已经被正式命名为“张家界地貌”,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不仅有雄浑壮丽的一面,还有灵秀神秘的一面。进入张家界,尤其是在雨季,有时能见度极低,只能看到前方几米远的距离。而雨季过后,那霞光和烟云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在山崖边听到的风声雨声犹如千军万马过境,再联想起当地人闲聊时说起的传说,就会觉得特别神秘。

许多艺术家觉得张家界太美了,美得像盆景一样,但是给我们美术创作者提出了一个课题:如何在绘画中升华这种美,而不仅仅是简单地模仿照片。我们需要捕捉张家界山水的精神,以及新时代的气象。在我的创作中,我采用了披麻皴和斧劈皴相结合的技法,形成了一种被称为“石刻皴”的独特笔法,以此更直观地表现出山石的精神。

在色彩方面,我特别强调金色,这不仅是因为张家界经历过沧桑,也象征着我们这个时代辉煌的成果。同时,我也注重从金色到绿色的转变,这反映了我们新时代所倡导的“绿水青山”的理念。绿色不仅代表张家界丰富的植被,还体现了一种人文的、生机勃勃的感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1397122108782b63a11f880066b14d4c.png

旷小津 《张家界》 240cm×540cm  2022年

雅昌艺术网:太行山是您创作的另一个重要母题。也请您谈谈近期的创作情况。

旷小津:在画院工作时,我在课题研究中选择了张家界与太行山的对比研究。实际上,在创作张家界的作品时,我并没有完全脱离太行山的感觉,因为它们在地质和文化上都是一脉相承的。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张家界还是太行山,从宇宙观的角度讲,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小小的颗粒,而它们只是地球表面的不同地貌形态。

我过去常常深入太行山进行创作,但近年来主要是跟随协会组织的一些活动,进行时间较短的采风。我始终希望能有机会再次深入太行山,体验那种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的人家住下,在一个地方长期驻扎的生活方式。这么多年,无论是太行山还是张家界,都有许多地方我尚未涉足。实际上,要完成对这些地方的全面探索几乎是不可能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d2c8e22d0de3d4cd0861e2dd5da8b25f.png

旷小津 《张家界》 240cm×540cm  2022年

雅昌艺术网:如您所说,您的个人风格和图式都非常具有辨识度,尤其是您的石刻皴,刘万鸣院长曾评价“既留传统皴法骨力,又赋予山石雕塑般体积感与现代张力”。您在今后的创作中将会有哪些发展方向?

旷小津:今年的创作还是以张家界和太行山为主,然后辐射到三山五岳,有时间去全国各地走一走。李可染先生曾说,要为祖国山河立传。对于中国山水画家来说,可表现的内容非常丰富。三山五岳、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就湖南地区而言,山有南岳衡山、红色文化代表的韶山、极具潜力的崀山等等,水有湘江、洞庭湖等等都是创作的好素材。

在创作方面,我希望在从前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尝试,实现新的突破。以前,我的作品可能画得比较拘谨,我认为可以适当放松,这样才能更真实地表达自己想要传达的内容。过去的这种紧张的阶段是每个艺术家都必须面对和经历的。这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锤炼。只有经历过这个阶段,艺术家才能自如地面对自然和生活,进行自由创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937ee436ffe3b467636ab93553aed8ea.png

旷小津 《十八洞的春天》 124cm×248cm

雅昌艺术网:美协工作事务繁忙,您是如何调节工作和创作的关系?

旷小津:在工作中,完成协会的任务是首要职责,尤其是协会安排的各项展览任务,这些任务不仅是工作要求,更是督促自己创作的重要契机。参与全国性的大型活动和集体创作,能够让我学习到很多宝贵的经验,对我自身的艺术创作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组织工作方面,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是工作的基本要求。一个人的单打独斗是不利于工作开展的,必须要做好协调,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雅昌艺术网:谢谢!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