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5-22 16:17
《闹春》 69X138cm 2015年
《青花金红彩盘--金玉满堂》 直径:36CM
《青花五彩瓶--金玉》 高:53CM 2015年
《青花五彩瓶--金玉》 高:53CM 2015年
《青花五彩瓶--香远> 高:50CM 2015年
《青花五彩瓶》 高:50CM 2015年
《和谐之春》 138X69cm 2015年
《花歌蝶舞乙未》 69x69CM 2015年
《吉满园》 138X56cm 2015年
《吉满园》 138X56cm 2015年
《篆书条幅》 138x45cm 2015年
《万紫千红总是春》 138X69cm 2015年
展览时间:
2015-05-14~2014-05-18
展览城市:
广东
展览地址:
深圳会展中心6号馆T8
承办单位:
深圳联合经纬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参展人员:
方国兴
展览介绍:
方国兴先生是我尊敬的当代书家、画家和陶瓷美术家。去年在深圳文博会现场第一次看到方老先生的大量原作,很是震撼,大有相见恨晚之慨。在我看来,方先生是真正理解了中国书画艺术精髓的方家。后汉大书家蔡邕说:“凡欲结构字体,皆须像其一物,若鸟之形,若虫食禾,若山若树,纵横有托,运用合度,方可谓书。”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首先要明白中国字的起始是象形的,每一个字的结构要如自然界的物象,有血有肉,有筋有骨,所谓书者如也;每一段文字的书写都要体现自然界物象和物象之间相互关系的条理,长短、大小、疏密、朝揖、应接、向背、穿插等都要合乎物理人道。其次,对中国特有的书写工具——毛笔需要精到掌握,毛笔铺毫抽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不懂中国文字的象形特征,不精书写工具的各种特性,中国人的书写怎么也成不了艺术品。
方先生通过精到的用笔,在文字的笔画里、结构里、章法里,体现了物象中的骨、筋、肉、血,显示着情感中的喜、怒、哀、乐。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只有像方先生这样“因情生文,因文见情”的字,才具备审美的意义。在翻读大量方先生的书法作品之后,我认为他的书法至少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功底深厚,古意充盈;二是骨力雄强,气势恢宏;三是个性迥然,风格超迈;谋篇布局有行云流水之态,浑然天成,一点一线有金戈铁马之势,入木三分。字画同源,方先生这支笔在他的花鸟画中同样纵横捭阖,收放自如,呈现出与自身生命状态相对应的生机勃勃。
赞赏方先生书画作品的人多矣,有启功、陶博吾两位大师的钦点实已足够。我之所以还要摇动秃笔谬赞一二,实在是因为方先生审美化的人生态度感染了我。十多年来,因为子女移民深圳的缘故,方先生对深圳的风土人物有了深厚的感情。作为一个对自然物象极为敏感的艺术家,竟然像少女时期的张爱玲、舒婷一样,狂热地喜欢上了簕杜鹃。被张爱玲形容为“像野火一样一路燃烧过去”的簕杜鹃,也是被舒婷反复咏唱的三角梅,现在早已是深圳人高度认同的市花。簕杜鹃在方先生的笔下,没有了张爱玲的野性,没有了舒婷的温柔,更具备与这座城市相对应的气质——热情奔放,随和大气。对于方先生所画的簕杜鹃,我只想提醒大家,这是一位年届古稀的老艺术家在题材上的自我扩张,超过50年的对松竹梅兰菊等传统经典题材的创作实践之后,这种扩张需要付出大量写生的心血,更需要具备自我超越的勇气。值得强调的是,簕杜鹃如此大规模地成为艺术品,在我有限的视野里是第一次。在这个意义说,深圳的簕杜鹃给了方先生以新的物象,方先生则回报给了深圳的簕杜鹃以新的生命。城市与人与文化相互创造被创造,相互成就被成就,不正是这座城市最伟大的精神特征吗!
簕杜鹃开在深南大道的行道树上,开在梧桐山寂静的山坡,开在深圳每一个公园每一片绿地,开在你我家中的阳台花槽里,开得天真烂漫,开得生机勃勃,开得岁月无边,现在开到了方先生的画中。我的老师王鲁湘给我讲过,中国人有花鸟画,人心就不会沉沦。看了方先生的簕杜鹃画,相信大家会相信这句话。
是为序。
聂雄前
作者为文艺评论家、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副总经理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