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博物馆像女友每周都得约

2015-10-06 11:57

昨日是国庆长假第二天,26岁的孙琪在天津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展厅内为观众进行讲解。孙琪是本市一家小额贷款公司的客户经理,2012年成为天博的 一名志愿者,从那时起,他风雨无阻坚持志愿者工作。用孙琪的话说:“博物馆就像我的女朋友,每周都得约会。”

  从学生到白领志愿服务未间断

  “今天上午我要讲解海上丝绸之路展览,下午要讲解中华百年看天津展览,虽然这一天假期算是交待了,但能让观众了解历史,我觉得值了。”孙琪在博物馆志愿 服务开始于2010年,当时在兰州上大学的他,是甘肃省博物馆的一名志愿者,连续两年被评为“甘肃省博物馆优秀志愿者”。2012年,孙琪大学毕业回到家 乡天津工作,并报名参加了天博志愿者团队,成为新馆首批志愿者。

  博物馆志愿者不仅要有热心、时间,还要有丰富的学识,凭着在甘肃当志愿者的基础,孙琪在天博的讲解工作上手很快,他结合自身特点,选择了馆藏精品陈列展厅学习讲解,短短两周时间就通过考核,并在讲解词中增加了很多知识。如今,他已经是天博的“全馆通”了。

  知识全态度好讲出很多朋友

  元旦、春节,孙琪都会在天博完成讲解后再回家陪家人过节,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3年。不仅如此,“五一”“十一”、中秋、端午,天博都会迎来参观高峰。 每到此时,孙琪总会拿出自己绝大部分时间投入志愿讲解服务。因为观众的年龄层次、知识结构、社会身份各不相同,作为一名讲解员,需要做的就是因人施讲。孙 琪常说:“大学教授和农民工朋友都喜欢听你的讲解,你才是一个好讲解员。”观众中孩子多的时候,他会蹲下给孩子讲,多让小朋友观察文物;老人多的时候,他 会把语速放慢。每次讲解过后,观众对这个大男孩印象最深的不仅是他丰富的学识、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他谦和的态度,很多观众因此和他成了朋友。

  3年排第一成志愿者“大旗”

  在天博志愿者团队中,大家都称孙琪为“大琪”,因为他真的是这支队伍的一面“大旗”。连续3年,孙琪在天博志愿者团队中出勤第一、讲解场次第一,截至目 前,他在天博志愿服务总计1200余小时,义务讲解近400场次。三年来,孙琪完成了从学生到白领的转变,也调整过自己的工作,但不变的是他对博物馆志愿 者工作的执着。他说:“年轻人就是应该为社会多付出、多奉献一些。”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