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10-08 14:33
“中有尺素书”印
印面2.5×2.5cm 高1.2cm
印文:中有尺素书
什么是“尺素书”
众所周知汉乐府诗中的民歌,“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古人的手帕,是一尺见方的素绢制成的帕子,它还有一种称呼叫做“鲛绡”,就是把拭泪的手帕美化为鲛人所织的绡,即美人鱼织出来的纱。如陆游在沈园偶遇前妻唐琬后写下的那首凄婉的《钗头凤》,“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这一尺见方的手帕是古人感情的一种载体,人们习惯于在上面题诗寄情,而后尺素也就被用来指代信物、书信。
古代寄信物时,因舟车劳顿,信件很容易损坏,古人便将信件放入匣子中,再将信匣刻成鲛人鱼形。因此,又以“双鲤”或“鲤鱼”代指书信。
乐府诗集有许多诗歌记载了因秦始皇修长城强征大量男丁服役而造成妻离子散,因而妻子思念丈夫的离情,其中有一首五言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诗中所言烹鱼并非真的烹煮,而是指解绳开函,“中有尺素书”即指腹中有信物、家书、情书。这种鲤鱼形信封沿袭很久,一直到唐代还有仿制,因此“尺素”也延用为爱人之间书信的代称。
如:宋人晏殊《蝶恋花》: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宋人秦观《踏莎行》: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来源:盛世收藏-资讯-古玩知识 作者:客龙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