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10-22 11:28
金华市博物馆开馆至今,接待观众已超5万人次,日均超过2000人次,最多一天超过6000人次。作为开馆的重要环节,高山仰止——黄宾虹书画精品回乡展成为其锦上添花的华美篇章。980平方米临展厅,120米通柜展线,配备全套进口恒温恒湿机组、一流的灯光布置以及精美绝伦的45幅黄宾虹书画精品,成为开馆以来最受关注的精品展览。
“只有黄宾虹才配得上开馆展览。”市博物馆馆长徐卫称,为了确定开馆首展的人选,大家几经推敲、反复斟酌,最终选定了这位书画大师。首先在艺术上,他独树一帜,开宗立派,在近现代山水画领域,无人能出其右。再者,大师生于斯、长于斯,金华城西铁岭头保留着他整个童年、青少年时期最纯真的记忆。
应广大观众的强烈要求,经市文物局、市博物馆的积极争取,在省博物馆的大力支持下,原本在10月底结束的该展将延期一个月,至11月底结束。同时,作为博物馆正常开放后,最重要的互动环节——临时展览将着重打造一批以“黄宾虹”为代表的重头展览和学术活动,这必将成为该馆打造一流的博物馆形象和文化品牌,传承文明、教育民众、服务社会的金字招牌。
宾翁精品 一鸣惊人
“35件山水、5件花鸟、5件书法,是从5000多件黄宾虹馆藏作品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省博物馆保管部主任蔡小辉介绍,为了支持金华市博物馆的建成开放,这次由省博物馆提供的45件黄宾虹书画精品无论从品相、质量和观赏性上,都对得起“精品”的称谓。其中,部分作品还是首次面世,他提醒业内外人士千万不要错过这个难得的参观、学习的机会。
黄宾虹(1865~1955),原籍安徽省徽州(今黄山市)歙县,出生于金华城西铁岭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被授予“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称号。
黄宾虹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80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画风上由“白宾虹”向“黑宾虹”的转变,是以“笔苍墨润”表达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气象为着力点,最终形成“浑厚华滋”的风格,自成一家,并把山水画推向了新的境界。他的书法浑厚古朴、神采为上,偶作花鸟草虫亦简略淡雅、奇崛有致。记者在现场看到,本次展览囊括了黄宾虹“白”“黑”时期的代表作,虽然尺幅不大,但墨法精妙,各有韵致。5幅花鸟画,设色典雅、用笔活脱,所绘花草、鸟虫皆栩栩如生。书法作品撷其行、草、篆诸体,可以一窥大师风采。
“我省的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这与大家的精诚合作、相互支持是离不开的。”蔡小辉坦言,在浙江的博物馆体系里,从来都不分大小,只要金华有需要,省博上下都会提供最大的帮助。徐卫则称:“这次省博把这么重要的展览放在这里办,是对金华市博物馆近些年来在软硬件建设、业务力量的提高表示了最大的肯定。”
办好临展 打造品牌
市博物馆占地15亩,坐落于古子城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地块,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展陈面积4700平方米,从容展示了金华从远古的万年上山到今天的“两美”建设的浩瀚历史长卷。展览从历史学、地质学、社会学、工商文化、文化遗产等学科视角设立了4个基本陈列展厅和1个诗书传家厅,其中诗书传家厅还拥有更重要的功能——特别展览。此次高山仰止——黄宾虹书画精品回乡展是市博物馆特别展览的试水之作,取得了预期效果。蔡小辉现场参观了临展区,对展览路线和空间布局以及恒温恒湿及灯光等设施都给予肯定。同时,他也现场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希望双方能长期合作。
“以后要看黄宾虹,大家能第一时间想到金华。”市文物局局长汪希燕向省博物馆专家建议,希望能将与金华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黄宾虹这块金字招牌留下来。对此,蔡小辉建议,金华市博物馆要善于策划,比如运作些“黄宾虹书法”“黄宾虹花鸟”“黄宾虹画稿”等主题,就能把省博的作品做成金华自己的主题展览。“做大不稀奇,做深才本事。”蔡小辉认为,只要把打动人心的点做出来,每年搞一次宾翁的回乡展览也不是没有可能。同时,他还建议可以与一些专业的文博创新单位联盟,做大做强品牌。
“临展具有补充基本陈列、丰富陈列内容、增进馆际交流、展示考古新成果等作用。”市博物馆陈列部负责人徐进表示,由于效果好,临时申请已排到明年了。“临展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做法,博物馆要成为金华市对外宣传的一张‘金名片’,而临展必须成为它上面的‘金凤凰’。”徐卫如是说。
来源:华夏收藏网-市场行情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