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专访小华:我在缝补我自己

2015-10-23 15:37

  

导读:我想作为一个创作者,最终我在缝补的是我自己。另外,我的作品都是手缝的原因,也是我自已在以我个人的方式抵抗机械化时代的冰冷温度。

艺术家小华

您有没有受过哪位大师或者流派的影响?
很难具体说是哪一位或者哪个流派。我有喜欢的艺术家,比如早些时候喜欢Modigliani,Antoni Tàpies,Rothko,Giacometti,Giorgio Morandi后来也喜欢cy Twombly,Anges Martin,还有很多,从流派上说原生艺术,意大利的贫穷艺术,另外,一些作家在这两年也给我过一些影响,比如英国的John Berger,土耳其的Pamuk,思维方式决定了作品的一切,技术是在之后的。

从1到1000米_No.55,26cm x 21cm,2014,综合材料及缝补


为什么选择缝补这种形式创作?
缝补与我自己的个人成长经历,记忆有关,我很早熟,并且从18岁开始我就一个人在外面行走,我去了很多国家和地方,我自己经历的以及我在路上看到的听到的东西,我都把它们转换到了我的作品里,作品就像我的私人日记。我关注潮流时尚,但我本身对它们没有兴趣。我们都是生活在同一个社会里的人,没有比你自己本身更真实的东西,更能让你自己表达清楚地的东西了,我们中的每一个“我”,都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样本。过去十多年,我也经常自我挣扎,作为女性,面对自己的社会角色,身体,命运等等,女性都是比较敏感的。确定“缝”的语言,是从到了柏林以后,父亲离世,失去生命里重要的几个人,他们的离去对我有很大影响。我的父亲是一个活在精神世界的人,他生前偶然一次告诉我,80年代生活最困难的时候,他每个月最开心事情是去买一份《小说月报》,他的一生都在被病痛折磨,没有过真正快乐的时光,他走后经常出现在我的梦里。我们每个人对痛感的感受不一样,但是对疼痛的记忆一定有,并且当你以为完全好了的时候,轻触它一下,还会隐隐地疼一下,这是我们普遍的经验,也就是苏珊朗阁在“情感与形式”里也讲到的。这与我们所处的东方或西方世界都没有关系,大家对针,线等等都会有这样的直觉反应,它也有这方面的隐喻。我想作为一个创作者,最终我在缝补的是我自己。另外,我的作品都是手缝的原因,也是我自已在以我个人的方式抵抗机械化时代的冰冷温度。

从1到1000米_No.78,22cmc21cm,2014,综合材料及缝补


您在创作中最关注的点是什么?您在艺术创作中的最重要的灵感和动力?
真实,我努力做简单明了的作品。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打动你,那首先我当然一定要求它打动我自己。Anges Martin有一句话,我特别认同,她说“当我想到艺术,我想到的是美。它不只是在眼里,而是在脑中,它是我们对生活的积极响应。”世界支离破碎,所以才需要艺术。我创作中的灵感大多来自生活中,我想已经没有再比这个现实世界能给到我们更多灵感的事物了。动力?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创作是本能,是几乎每天都在做的事,如果不去工作室工作,我会非常焦虑,我可以一口气工作12个小时。除了一些必要的活动以及每年几次的旅行之外,我几乎每天都在工作室,有的时候也许状态不好,但我也会去工作室待上一会。创作和我的生活是紧密捆绑在一起的。

从1到1000米_No.57,21cm x 29.7cm,2014,综合材料及缝补

为什么选择在德国进行艺术创作?这些年的艺术创作中,最大的挫折是什么?
在德国创作,也许是与这个国家有机缘吧,我的硕士项目是中国美术学院与柏林艺术大学合作的一个项目。柏林是欧洲的艺术中心,来自全世界的艺术家都在这里,对创作而言,这里的天气,气候,日常,都是非常适合创作的。在艺术创作中,谈不上挫折,只能说会有痛苦,我有过在工作室工作突然大哭的时候,我想比起生活来,艺术其实真的没有那么复杂和困难。

时间的灰_No.7,57cm x 76cm,宣纸拼贴,墨水及缝补,2015


您一般作品中会有大量的留白,可是《时间的灰》则是大量的不同程度的黑、深灰,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改变?您能为我们解读这个系列吗?
时间的灰是今年夏天开始做的一个新系列,当时是从土耳其旅行回来,回柏林后做了第一张“时间的灰”,很难讲是为什么,一开始是因为那个国家给我的感受吧,伊斯坦布尔给我非常大的震撼,特别是在黄昏时,我一个人走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边时,完完全全面对的是一个残败帝国时会有的落日伤感。自从到了柏林,我一直在做灰画,很大程度上与柏林的天气有关,这里的夏天热得不够酣畅,冬天阴雨长长半年,刚到这里时,我买了各种颜色的颜料,但是怎么也画不出颜色“鲜艳”的画。一开始我缝了几百个灰色调的方块,从做灰到做白,到时间的灰里一些黑色的出现,我反复研究的,在做的,无论从材料上,还是手法上,都是在做强弱之间的对话。弱就是强,而强有的时候什么也不是。
您在未来有没有什么创作打算或者展览计划?
真实的生活和创作。

来源:墙报-人物 作者:黄萌萌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