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10-30 11:34
近日,四川门票协会举办了一组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为主题的门票展《成都大轰炸》,从各个历史时期的成都及周边景区门票中挑选出具有地理代表性的门票,为大家呈现出当时的历史风貌,一时间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20世纪50年代,也就是现在的“草堂”博物馆开馆时发行的一套面额一分钱的门票,现在的市场价值已经过万元。一张已过时作废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普通坐席的旧门票被收藏家炒至近千元。面额两毛钱的1977年的西安市劳动公园门票卖到300元。
国外的情况也如此,美国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门票的市场价格已至天价,希腊奥运会门票价格也一路攀升。2006年被拍卖的罗马奥运会全套旧门票,拍出了200万美元的天价。
门票收藏的历史其实并不算长,在20世纪80年代,才真正成为民间收藏品的重要门类。它比起钱币、邮票、书画、古玩等收藏品,应该说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少年”。虽然年少,但是它的家族成员可不少,游览名胜古迹、参观展览、参加会议、观看电影戏剧、参加节庆等活动都少不了它的身影。(紫月)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