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离散与聚合“后印刷时代”版画概念的再界定

2015-11-02 10:21

  如果细加考量,或转换思路来看待这些界定版画的概念,我们可以分析“版画”这个词语,以及对定义版画独特性的几个关键词来进行研究,从版画的“复数性”、“传播性”、“间接性”、“印痕”、“施印材料”、“承印物”、“印版”、“材料感”等诸语词可解读出新的语意,寻找出在当代语境中这些构成版画独特性的词语的存在意义、有效性以及延展的可能性。

  在后印刷时代,我们不得不将我们对一件完整意义上的包含了所有有关版画特征的这样一件版画作品的期待做出修正,它是同一件版画,或者说这件版画出发,它的有关版画的不同特点在不同的媒介上呈现,在视频上呈现时间维度甚至添加了声音,在空间中呈现其3D维度,在网络上呈现其传播性,在电脑和IPAD上还可体会到其交互性,唯有经艺术家亲手操刀印制的有限的版画,才具有手工感的可触摸的可赏玩的特性。

  所以,在后印刷时代,作为版画的诸多特性,不可能在同一件版画作品中集中体现,这些特性呈现一种“离散”的趋势,而分别在不同的媒介上呈现,而有些特性的效能,相比起传统版画,则有着增强的趋势,例如传播性在网络上的流转,复数性在现代印刷行业和高精度微喷技术或感光制版、电脑雕版技术上面的体现。而将不同媒介综合运用,可能是未来版画的发展趋势。还有,就是在“施印材料”与“承印物”的延展上,根据艺术家表达作品思想的需要,不仅仅只是水性颜料与油墨,和二维平面的纸本以及织品,还可有相当多的不同媒材可供选择。

  当下的艺术创作,已不仅仅只是孤立的在二维的纸上、电脑屏幕、或仅仅在三维物体和网络空间中的单一维度上创作作品,展览的展示空间本身也是作品的一个有机整体,当我们在一个展览空间中既有经典方式制作的纸媒作品,又有以纸媒上的图形延展到电脑屏幕中的视频交互作品、在网络上大量传播的视频流,和在空间中陈列的从同一主题中发展出来的3D作品时,事实上,在传统版画中集中在同一件版画作品中的所有的有关版画特性的概念又被聚合在一起,只是传统版画是统一在一件二维版画作品上,而现在是聚合在以同一主题为创作理念的作品群中,体现在同一个空间或场域里。

  时光荏苒,物换星移,不管人类社会在未来会发展至何种程度,有关文本、图像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当不会消亡,至于以何种方式制造图像,是否仍有传统意义的版画劳作?不得而知,然而,构成版画的基本概念,复数性、传播性、间接性、印痕、材质感作为制作图像的这些概念,当会在未来人类的文化系统中继续传递。

来源:艺术国际-评论 作者:邓耀明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