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敦煌23幅千年壁画被披露 揭秘中国古代植树故事

2016-03-13 10:32

  >

  敦煌壁画中首次出现古人植树。

  图为《莫高窟第275窟-双树龛-北凉》,树木的形象就开始在莫高窟艺术中有所表现

  12日迎来中国植树节,敦煌研究院披露23幅千年壁画,揭秘中国古代“与树有关那些事”,更首次披露莫高窟第296窟壁画作品《福田经变》记载,中国植树传统始于北周。

  敦煌研究院介绍,在敦煌莫高窟早期的壁画中,树木似乎还没有作为一个明显的绘画元素出现。但是植物纹样作为一种装饰图案已经广泛出现。如莫高窟第272窟《藻井-北凉》就展现了藻井四周的忍冬植物纹,而壁画《九色鹿本生》中画面空白处出现的莲花和小花小草图案。

  当日披露的壁画记载,大约是从莫高窟第275窟的浮塑《双树龛》开始,树木的形象就开始在莫高窟艺术中有所表现,出现了“还未觉悟的佛陀乔达摩·悉达多坐在树下思考”的画面。

  敦煌壁画《树下诞生-五代》、《树下观耕-北周》、《六年苦行-宋代》、《降魔成道-北魏》、《释迦说法图-隋》、《佛陀涅槃-隋》记录了在敦煌艺术中有所体现的,佛祖释迦牟尼佛一生中有很多重要时光是在大自然的森林树木中安详渡过。

  敦煌研究院介绍,到了北朝的西魏时期,人物、事件和环境,被更加精密的结合在画面中。莫高窟第285窟就是这个时期的集大成之作,画面中的禅修者、动物、山林,共同营造出和平幽静的修行环境,也体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起伏的山峦和树林,其间还有走兽出没。树木茂密,树叶连成片像一顶顶帽子,罩在山峦上部的丛林上,具有浓厚的装饰意味。

  据敦煌壁画记载,北周的《福田经变》是一个独特的经变题材,其中包含了倡议人们安设桥梁便利行人、打井使渴乏者得饮、常施医药疗救病人、兴立堂阁、植树造园等社会慈善服务的珍贵画面。这是敦煌壁画中首次出现古人植物。

来源:新浪收藏-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