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华艺国际2016春拍 陈逸飞“梦中的水乡”

2016-05-12 11:11

  水乡风景是陈逸飞画笔下的主要题材之一。早在1985年,美国《纽约时报》就称陈逸飞的“画风融合了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叫人想起欧洲大师的名作。”

  水乡是陈逸飞最具代表性的系列之一,一直以来在拍卖市场取得了极好的成绩。而这一水乡情谊的来由更是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周庄是陈逸飞开始创作水乡系列的第一个中国地标,著名画家杨明义是发现周庄之美的第一人,他也是陈逸飞的朋友。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杨明义,一直在山水画的领域里执着地追求,写生的足迹踏遍苏州市郊的每一个角落。偶然一次,在别人桌子的玻璃垫板下,他发现了一张陈旧泛黄的老照片,上面的水乡风景却令他不由地怦然心动。于是,他拿着这张老照片四处打听,却无一人知晓是何处。杨明义仍不死心,照片中的水乡越来越强烈地激发着他的创作欲望,终于,有一位不知名的农民随口说了一句:“那是周庄呀!”。

陈逸飞作品

  杨明义立即询问了去周庄的线路,摆渡来到了离苏州四十公里的周庄。那时的周庄,还是个非常朴素落后的水乡小镇,杂货店、大饼油条店,还有满街巷一字排开的木质马桶,淳朴憨实的乡村民风,完美保存的水乡格局令杨明义惬意非凡,思路泉涌。

陈逸飞作品

  而那时的陈逸飞,作为中国第一批去美国的自费留学生,已然在纽约亨特学院攻读美术硕士学位,业余时间靠给别人修画卖画维持生计。陈逸飞主攻油画,以画人物肖像见长,但在美国市场销路并不理想,杨明义把在周庄拍的照片寄给远在美国的陈逸飞,建议他以照片上的水乡为素材创作油画。于是,黑白色的周庄在陈逸飞的笔下幻变成色彩斑斓的梦里水乡,周庄不仅让他的第一次画展取得了成功,更令他对从未谋面的周庄产生了一种扑朔迷离的亲切感。八十年代初,杨明义携刚回国的陈逸飞踏上了发现周庄的神奇之旅。第一次走进周庄,陈逸飞便一头迷醉在这片给他带来幸运的水乡美景里其乐陶陶。当时的周庄,惟一有点现代气息的建筑便是那幢水泥材质的邮电局,陈逸飞与杨明义便爬上邮电局平坦的屋顶,如饥似渴地收录着画家眼里每一寸感动的画面,尤其是一圆一方的双桥,陈逸飞更是情有独钟。就这样,掩映在深闺里的周庄,被两位执着追求的艺术家发现,从而得到合理的保护、开发和宣传,由此演绎成为如今中国的第一水乡。也由此开始了陈逸飞以水乡为题材的创作之路。

陈逸飞 威尼斯水景 65×85cm(华艺国际春拍拍品)

  陈逸飞拍卖记录及行情

  1980年陈逸飞怀揣38美元赴美国留学,1984年获艺术硕士学位。后在纽约从事油画创作并在华盛顿、纽约、东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多次参加香港和国内的油画精品拍卖会,其中作品《山地风》创华人油画作品最高拍卖价。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博物馆和国内外收藏家广泛收藏。水乡风景、音乐人物、古典仕女,还有西藏,都是他画笔下的主要题材。1985年,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博士访华时,曾将陈逸飞的作品《家乡的回忆-双桥》作为礼物送给邓小平。

  而陈逸飞去世后,国内各地艺术品拍卖市场纷纷掀起其画作拍卖热潮,屡屡以高价成交在艺术界已不算新闻。这张水乡系列《威尼斯水景》来源清晰,保存得当,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陈逸飞(1946-2005)

  1946年生于浙江宁波,著名油画家、文化实业家、导演

  1980年旅美后,专注于中国题材油画的研究与创作,在电影、服饰、环境设计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创造性成就,成为文化名流,是闻名海内外的华人艺术家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