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编按:
36年前,意大利雕塑家和工业设计师鹿易吉·塞拉菲尼(Luigi Serafini),造了本没人能看懂的天书。此书名为《塞拉菲尼抄本》(Codex Seraphinianus),是快400多页的精美大册子,密密麻麻写满作者自己生造的字,还图文并茂地系统介绍了完全瞎编出来的生物和根本没用的知识。
——比如说,男女二人如何造出一条鳄鱼……
——“马头蚕”的孵化和驯养……
——双头犀牛剥皮指南……
——论脚掌换成轮子的实用性……
嗯,果然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奇怪的书之一。
并且,2017年再版,作者还更了新番……
~~~~~ ~~~~~
看不懂,买不起,也买不到
直播人造鳄鱼
四肢改装,有风火轮、榔头、电钻可选
1981年,这本书能够面世,全托出版商弗朗哥·玛丽亚·里奇(Franco Maria Ricci)的福,慧眼识珠。这位传说中利玛窦(Matteo Ricci)的后人,以出版昂贵的手工纸艺术书而闻名。在第一版《塞拉菲尼抄本》保留了出版社用银金刻字印花和黑丝绸精装的特色。也因为这样,第一版的抄本非常贵,加上它内容的玄妙晦涩卖不出去,几乎造成出版社关门大吉。
如今这最初的限量5000本早就成为藏家的抢手货。之后30多年,该书在意大利、美国、荷兰、德国多次再版。2014年底,还曾出版第七种语言即中文版本,在国内发售。只不过如今各大网店均显示断货,淘宝上售卖的有不少是用PDF偷印的盗版。
塞拉菲尼大神本人
2014年出版的中文版封面
塞拉菲尼本人对东方神秘力量十分憧憬。2015年他访华时,曾特地强调自己的中文名字是“鹿”易吉,因为鹿在中国象征吉祥。据说他也知情淘宝上有盗版存在,除了深表震惊和遗憾之外,还委托中国出版方状告盗版商家。
Sigh,丢人~
书中这幅据说是塞拉菲尼本人的自画像。在他面前的画板上,是全书仅有的人类文字,出自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的“女逃亡者”(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Albertine disparue / In Search ofLost Time: Albertine Gone)一章。
书中文字基本是酱婶儿的
话说回头。不懂归不懂,这部抄本的拥趸者超级多,其中不乏文艺界的名人。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 1915-1980)曾很高兴地要给写这本书写序言,但还没写出来就遇车祸猝死。之后接过序言任务的是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 1923-1985),他不仅对抄本大大地美言了一番,还把它与奥维德(Publius Ovidius Naso, BC.43-17)的《变形记》相提并论,以及,把这篇序言收录在自己的作品集里。意大利导演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 1920-1993)曾邀请塞拉菲尼为他最后一部电影《月吟》(La voce della Luna)绘制了一系列插画。
血肉之躯长成记
死了都要用,因此电视有了信号,汤里更多美味
大脑洞诗人
植物学词条之,嫁接和复制。
植物学词条之,树的迁徙。
1949年出生的塞拉菲尼,更喜欢被称为“诗人”,而不是“艺术家”。他生于罗马,六岁时打球伤了手,所以决定改学画画。小时候他阅读了不少家中收藏的来自东方的书籍,其中一幅鞑靼人画的羔羊让他很感兴趣,于是就有了后来要画百科全书的念头。
1970年代,身为做设计师的塞拉菲尼着手创造了一套全新的字母表,而他在全球旅行时见识的奇异风土人情,也成为幻想百科全书的灵感来源。
生物学词条,神禽。
生物学词条,马头蚕驯养,密恐矫正……
1976年,塞拉菲尼待在罗马市中心的一个顶层阁楼上,开始绘制他无人能懂的百科全书。那时的罗马还是个到处都是神迹的地方,费里尼每天从塞拉菲尼门前的小路走回家,契里科也住在不远的西班牙广场。
在历时三年全心全意的胡编乱造中,塞拉菲尼像个苦行僧,足不出户,只跟一只捡来的白猫自言自语。
文字学词条,不讲卫生的书法家。
人类学词条,一个民族——翻脸比翻书快的千面男郎。
全书1978年写完,1981年出版。书名“Codex”是拉丁语中“书、手抄本、笔记本、账本”的意思,“Seraphinianus”的词根应该来自塞拉菲尼的姓“Serafini”,把“fi”变成了“phi”,再加上“-anus”的后缀,就有了古罗马人的逼格。也有研究者说其词源是拉丁语的“六翼天使”(seraphim),但塞拉菲尼自己说这属于过度诠释的胡说八道。
即使一个字都看不懂,但仍可以不费力地根据绘图猜出抄本内容。原版全书11个章节,分成自然和人文两大部分。自然世界中说的是植物图谱、动物志和物理化学现象;人文部分则包含了人种学、服饰、历史、地理、厨艺和建筑。
气象学词条,彩虹还可以这么使。
建筑学词条,智慧的花园。
不信邪的作者和偏信邪的群众
烹饪学词条,类似刀削面。
可能是《塞拉菲尼》太过于奇异了吧。它出版后,就开始有人试图替作者本人解读它。据说,牛津大学艺术学会成员们付出了多年努力来破译文本,各国语言学家也写了不少论文来发表自己的破解。
普遍认为塞拉菲尼的文字模板源自西方文字系统,但也带有一些闪语族文字的特点,此外一些外形呈绳索状或螺纹状的字母,同僧伽罗字母又有几分相似。保加利亚语言学家还破解出其中计数法是21进数的变种……
烹饪学词条,营养均衡的大肉串儿。
游戏词条,有《爱丽丝漫游仙境》的影子。
塞拉菲尼本人一点儿也不同意学者们的看法,他曾气冲冲地亲自找到几个破译者奉劝:别费劲了啊亲,我就是瞎写的啊。然鹅,依然有人偏听偏信,比如一些宗教研究机构固执地认为这是恶魔指引作者写下的诅咒。据说还出现了一个网站,可在线“翻译”书中文字……
“即使可以破译,也并不意味着可以理解。”塞拉菲尼把这本书看做跟世界开的一个玩笑,而偏偏人们不信邪,他们更想得到一个包含神秘的理由。
制造业词条,像是车、船、飞机等等。
不奇怪,塞拉菲尼会用药物来增强自己的幻想力,在一篇采访中他承认自己服用麦司卡林(Mescaline,美国土著宗教聚会时会用的致幻剂,服用2-3小时后出现幻觉,幻觉可持续七、八小时甚至十二小时以上)。因为他觉得嗑药可以拓展思维边界,改造精神世界。
“当然也会有副作用,药劲过大的时候觉得自己作品好牛逼的啊,但清醒后就意识到也没啥大不了的。”
游戏词条,大家开心了就好。
好么,这个塞拉菲尼还在为这本书不断添加新的内容呢!最近他受到设计师阿瑟丁·阿拉亚(Azzedine Alaïa)的启发,又给天书增加一章,如今,新生的神奇正在巴黎阿瑟丁·阿拉亚画廊展出。
“等我老得写不动了,我会打电话给我的对手,叫他来继续干这份差事。”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