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写实与表现

天气: 晴朗
心情: 高兴

《花园之舞》 布面油彩 60×50cm 2005年于天津

 

想到我去鹅庄写生,转眼间已经两年了,虽然时间过得很快,但在鹅庄的日日夜夜却记忆犹新,仿佛还在昨天。

 

04至金秋我在北京东四八条作访学,参加了姚永带队的研究生班赴山东鹅庄写生,那时我辞去了手头的一切劳作,专心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们一起,为艺术中的再现与表现,及其中的构图、素描、色彩、意境、创作等关键词不分昼夜的切磋与争吵,疲于奔命地写生,画了一堆熟能生巧的烂画算是收获颇丰。

 

当时,我带足了颜料和画框,起早贪黑奔波于淄博的山水之间也。我是年龄最大的一个,比姚导还大五岁,也可以说是一行28人中最勤奋的一个。老姚看着我匆匆忙忙行动迅捷而又有些莽撞生怕我闪了腰,几次提醒我:老陈,悠着点儿!老姚人好、心好,在研究生院学员中有口皆碑,因此我在作画中从未因为老师的年轻而不好意思开口请教,而宁愿在众多同学中出丑,也不厌其烦地把自己的作品和想法亮出来,请老师和同学们砸板砖扪黑棍,因为姚导是真诚的,卓杰等许多同学都是实意的,我又哪能悠着点呢?时间、岁数不饶人一直在提醒着自己,是应该出作品的时候了,而自己总不能还在基础训练上游荡,如何才能有所突破呢?

 

在鹅庄的记忆中,最令我难忘的是一天写生回来,老姚用调色刀粘点黑色把我的画从右到左横刮一下,当时我很心痛,心想这下子所有的细节都被一下子弄没了。那时,我还在场景描写与形式表现之间徘徊,自以为写实能力即是绘画扎实基本功的我,有相当一段时间几乎无法容忍写实能力差的画家,对现代和当代艺术不屑一顾,甚至对毕加索、马蒂斯等许多现代派大师的认识还停留在有些理论家们的误导上。其实,不去讨论大师,眼下有很多年轻画家也都是个人语言突显,又有许多探索和想法并渴望表现很值得学习。没办法,那两年我孤陋寡闻呀。

 

我在这28人之中,自以为写实功力是过关的,然而,艺术绝不仅仅以再现描写为最终目的的,再现的功能早在一百年前的印象派时代就进入了历史。场景的描写仅仅是一种客观再现,其实客观场景也并非画家用画笔和色彩真正能描绘准确的,因为它是瞬息万变的,人们的感觉是千差万别的;即便是在印象外光派出现以后的一百年,对光与色的研究有了许多科学实验依据的今天,真正客观地再现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早在百年以前画家们就开始了个人语言的探索,开始了画面构成的研究及画家个人心境的探讨,并开始回归到纯绘画纯艺术上来。

 

油画自从西方传入中国以来,一直有一种误导在影响许许多多的油画家,那就是古典写实绘画是评判油画的唯一标准,写生就是去收集素材画下场景,画得真实。然而,写生要我们去做什么,通过写生.....(文章无法全文刊登,总会出现乱码和不显示的问题。如果想继续读下去请您浏览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219091913 )

作者:陈士斌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