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古时候的雨
文/蒋文博
我小时候很喜欢读宋代的词,喜欢揣测写词的人当时的心境,喜欢模拟着去体验当时他或她所感知的环境。我喜欢范仲淹在塞外戍边时写的大雁,“衡阳雁去无留意”,好像是要飞到衡阳去的大雁,多么遥远的路程呵!但衡阳又离我那么近,我读大学时坐长途车回家的必经之地。看他的悲怆的词,我不免会想起当年年轻的自己,是多么地“不识愁滋味”啊!
苏东坡是一个细腻中掩饰不住四溢豪情的诗人,他的词能把我的心情勾引到半空,悬起来,让我六神无主时,然后精准地挠我心底最怕痒的地方。他喝的酒想必不是高度酒,否则怎么能大碗大碗地豪饮而“醒复醉”呢?喝得醉醺醺,拄着手杖敲自己的门,听那门童“如雷鸣”般的鼻息,没有人替他开门,他居然又转身在门前的不绝于耳的江声中,恍然领悟“醉”的境界不在于酒中,而是醉在生命的长河里的,他不知道是苦笑还是自嘲,感叹“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古时候也在下雨,我常常呆在雨中,细想苏东坡曾听到过的“穿林打雨声”和我今天感知到的雨声有什么不同?当然那是没有答案的。但毫无疑问,我也想往他在词中用文字叙述出的意境,我会幻想自己也是像他那样在潇潇雨丝中自由穿行。因此,今天的雨被我统统披上了古时候的外衣。我躲在古时候的外衣里,竖着耳朵任凭雨点击穿我的心。
最近北京使劲地下雨,但忙碌的人们从不会为雨点停留片刻。古时候的雨不曾被如此忽视的,它们能流进人的心底。滋不滋润没关系,但对于古人来说,雨是那么真实的存在而不是虚拟的。而我,只能在虚拟的忙碌中幻想一回,就当自己上辈子上上上辈子也曾是个古人吧。
2008年7月31日于马泉营
作者:蒋文博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