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5-06-05 10:50
2025年5月25日第二届燕郊双年展的艺术家工作室单元中展出了《火凰∞巨喙》系列作品,这是巴拿马华裔艺术家黄莎莉HUANG SALLY的文化融合之作。美洲热带基因与东方古老魂魄,在莎莉笔下碰撞熔合。从《梦中花园》的印第安手绣到《涅槃重生》系列的布面丙烯,从《凤穿牡丹》的油画细腻到《抽象巨嘴鸟》的现代笔触,莎莉的作品在材料与技法上也体现了跨文化的实验精神。她不仅运用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还融入了拉美艺术的奔放与抽象表现主义的自由,形成了独具个人风格的艺术语言。
展览场景
艺术是超越地域与文化的通用语言,它连接着人类的情感与思想。黄莎莉的个展《火凰∞巨喙》展示了她独特的文化融合艺术。她的作品探讨了美洲热带基因与东方古老魂魄的碰撞与融合,通过生物符号解构身份,展现了火凰与巨嘴鸟的形象。
展览场景
黄莎莉的作品不仅在视觉上带来冲击,更在思想上引发深思。她用狂野笔触勾勒巨嘴鸟喙,边缘裂变二进制星群;火凰以金箔为骨,翅嵌电路残片。这些作品象征着文化差异与科技的结合,展现了新人类羽翼的诞生。
展览场景
展览题目的“∞” 是永恒之环、移民宿命的回文,是文明的量子纠缠。展览作品如“文化篝火”,让加勒比海湿度与故宫红墙色谱交融,雨林藤蔓与禅宗水墨哲学互噬。最终,矛盾和解处,升起新人类羽翼:一半热带金属鳞片,一半东方星宿筋膜。
展览场景
展览期间黄莎莉接受了燕郊双年展组委会的采访:
问:你这一代的艺术家有什么鲜明的创作特征吗? 你作品想表达的核心是什么?
答:融合多元文化、关注自我与个体体验、实验性与创新精神和强调视觉冲击与个性化表达等应该是我们90后大多数艺术家的表现特征。
我觉得为真正热爱画画而创作,不要太多功利性的杂念,这种对绘画纯粹的热爱是保持纯真的基础。中拉两种文化的交融为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开阔的视野,让我可以像孩子一样以好奇、开放的心态去探索和融合不同文化元素,自由地在作品中展现各种奇妙的组合,以一颗赤子之心去感受世界的美好,再把这种美好纯真地在画中表现出来。
问:能说一件开心的事情,和艺术相关的吗?
答:我2018年起担任巴拿马大学孔子学院的艺术老师并公益教授中国画基础课程, 将自幼学习的国画技艺传授给巴拿马的学生,有助于中国画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海外的传播,延续了中国文化的脉络,使国画艺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得以生根发芽。 对于我个人而言,能够将自己的所学回馈社会,在公益教学中实现自我价值,是一件非常有意义且开心的事情。
问:如果可以穿越10年后,想对今天的自己说什么?
答:我确定10年后我依旧坚持画画,因为它已经融入到我的生命中。假设穿越到10年后,我会对今天的自己说:“继续勇敢地走多元文化融合的创作之路!别害怕创新时的迷茫与质疑,你用中国画笔触勾勒拉美色彩的尝试,终会成为独特的艺术标识。那些将巴拿马印第安库纳族纹样与中国传统元素碰撞的灵感,要坚持深挖,未来它们会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成为跨文化对话的重要语言。”“无论未来获得多少赞誉、举办多少展览,都别忘了拿起画笔的初心!纯粹的热爱,永远是创作最坚实的根基。”
部分展览作品:
巨嘴鸟E01,180X150CM,布面丙烯 2025
巨嘴鸟E04,180x150cm,布面丙烯 2025
巨嘴鸟E05 180x150cm布面丙烯 2025
哥斯达黎加巨嘴鸟1,80X60CM综合材料 2020
哥斯达黎加巨嘴鸟3, 80X60CM布面油画 2020
涅槃重生02 布面丙烯 180X150CM 2023
涅槃重生03 布面丙烯 180X150CM 2023
涅槃重生09 布面丙烯 180X150CM 2023
凤穿牡丹A01 180X140CM 布面油画 2020
凤穿牡丹C01 90X60CM 布面油画 2020
此次展出的作品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旅程。它们邀请观众穿越时空与地域的隔阂,感受不同文化背后的共通情感——对美的追求、对生命的礼赞、对永恒的向往。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黄莎莉的艺术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文化差异并非隔阂,而是丰富彼此理解的桥梁。
展览海报
2025 燕郊双年展「非地点-流动的艺托邦」将持续到6月29日,欢迎参观预约,愿每一位观众在这场展览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共鸣,也发现跨越边界的艺术之美。
黄莎莉简介
1990年12月出生于巴拿马,2016年、2019年在中央美院壁画系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2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现为职业艺术家,工作生活于北京和巴拿马。
作品曾入选2022第九届北京国际双年展、2019第十四届巴⻄库里蒂巴双年展、2018首届、2022第三届和2024第四届深圳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等国际展览,并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798艺术区、深圳红立方公共艺术馆、辽宁辽河美术馆、巴拿马当代艺术馆和运河博物馆、委内瑞拉国家美术馆和当代艺术馆、哥斯达黎加国家画廊、秘鲁外交部文化中心、智利圣地亚哥普罗维登西亚文化中心、巴西库里蒂巴奥斯卡·尼迈耶博物馆、西班牙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马拉加乔治·兰多博物馆和丹麦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等地展出。作品曾被中国驻巴拿马大使馆、巴拿马驻华大使馆、巴拿马运河博物馆、中国驻智利大使馆、智利圣地亚哥普罗维登西亚文化中心、哥斯达黎加国家画廊、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北京市对外友好协会、ASA基金会等机构及私人藏家收藏。
莎莉生长在拉美,求学于中国,由于不同的生活经历和环境,使她在中国和拉美国家的文化艺术中汲取营养,寻找融合,她的作品是多元文化的传播纽带。在中国留学期间,莎莉曾获得中国教育部孔子新汉学计划博士奖学金和中国政府留学生奖学金。她在中国学习创作的同时,将拉美的独特艺术语言展示给中国民众;同时也在巴拿马和其他拉美国家公益传播中国传统绘画,被中国和巴拿马政府誉为中国和拉美文化艺术交流的使者。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