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5-05 15:38
海报
蕉荫读古图 180*33cm 2014年作
梅园论诗图 180*33cm 2014年作
拟古团扇1 直径31cm 2015年作
拟古团扇-4 直径31cm 2015年作
琴棋书画四条屏 68*17cmx4 2015年作
群贤观远图 138cm*68*3 2015年作
展览时间:
2015-05-09~2015-05-14
开幕时间:
2015-05-09 下午3时
展览城市:
江苏
展览地址:
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6号 微园美术馆
主办单位:
如月空间
承办单位:
微园美术馆
协办单位:
养墨堂美术馆、六尘艺术馆、秦·美术馆、沃克梅迪出版顾问有限公司
策 展 人:
季如月
参展人员:
秦修平
展览介绍:
最先看到修平的画,是他的游园、遛狗、私昵系列。尤其是私昵系列所创造的胖子形象,那膨胀、松弛的肉体,空洞、怪诞的表情,让人仿佛一下子看到了现代人的精神状况。无聊,空洞,焦虑,惊恐,膨胀,躁动,一切都是那么的荒诞不经。那时,没有蜷缩在程式化的笔墨趣味里,而是一下子把准了时代的脉搏,直面时人的情感生活、现实状况,并深入地刻画、批判当下生活的荒诞,表现了时代人生百态的秦修平是我很敬佩的,但同时给我的感觉他是现代的,批判的,反传统美学的,内心是焦躁难安的。虽然使用了传统的笔墨与技法,但是,他的心灵似乎早已远离了传统,成了一个俨然纯粹的"新水墨"画家。然而,其后不久,大概是2010年春天,我又看到了他的一系列古人写意。时至今日,已然五年过去,但当时的惊喜依然那么清晰如昨。
修平的古人写意给我的整体感觉是技法精微,着色素净,气息醇正,格调大雅,意境悠远。不管观兰、赏鱼、看画、放鹤、闲游、醉卧的高士,还是古体新变直追李龙眠的鞍马;不管有泼墨仙人纯正写意精神又有精巧雅致杨柳线条的仙佛系列,还是再现大小米王蒙黄公望的山水配景等等,真是雅声重现,涤荡人心,一刹澄明。单是其人物的表情,就格外地静穆高古,全无唐宋以后人的市井之气。是手挥五弦,目送归鸿的魏晋之人么?最吸引我的那高士方巾本身是否就是一个暗示性的符号呢?《释名•释首饰》云:“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也就是说,东汉之前,只有庶民才戴头巾。但是,魏晋时期社会风气变了,据《宋书•沈约传》记载,“汉末王公,多委王服,以幅巾为雅。” 南京西善桥出土的南朝墓中的竹林七贤壁画里,就有山涛、阮籍、向秀、阮咸四人束巾。秦修平让其笔下的高士个个头上披着黑色方巾,无疑暗示了这些高士的精神向度。高士的宽袍大袖尤其值得仔细玩味,其宽松、简约写出了高人雅士崇尚自然的情怀,其线条的飘逸、洒脱使得整个画面都充满了灵动的气韵。即使琴童的神情、衣着、动态也刻画得非常细腻、传神,真是其妙不可言说。
有了古人写意系列,是否可以说,当代的、批判的丶新异的也许只是修平的表面,在他的内心深处,他向往着宁静、高远,追慕着遗世独立的高士精神,他似乎永远留恋着虚实有无道法自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传统艺术精神。是否也正因如此,作为学院派当代水墨重镇的他没有陷入自我重复的泥淖,而是激活了古老传统并将之释放到当下现实命题中,练就了以传统笔墨表现当代镜像的技法和能力?换言之,古人写意系列对于秦修平而言,本来就有着特别的意义,是活水源头。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看到了修平的古人写意系列,素来钦仰中国传统文化的我才算真正认识了那么本真的秦修平,也才那么的觉着跟修平兄天然的亲近是多么的合乎情理。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